对话的缘起 | 第1-13页 |
1.研究的目的 | 第11-12页 |
2.论文框架 | 第12-13页 |
第一章 有关存在空间相关理论的综述 | 第13-24页 |
·产品设计所涉及的物理空间的描述 | 第13-15页 |
·存在空间概念 | 第13页 |
·图式概念 | 第13-14页 |
·人的空间知觉 | 第14-15页 |
·产品设计的精神空间效应 | 第15-24页 |
·产品设计从功能层面走向了精神空间 | 第15-17页 |
·产品的设色在精神空间尤显其作用 | 第17-18页 |
·产品是设计交往的载体 | 第18-19页 |
·交往方式对空间的影响 | 第19-24页 |
·产品是人与空间沟通的桥梁 | 第20-21页 |
·产品的晕照(光环)效应 | 第21-22页 |
·产品引起的争鸣是一种很讨巧的市场战略形式 | 第22-24页 |
第二章.产品与空间对话 | 第24-58页 |
·解构产品实体与空间虚体的关系 | 第24-25页 |
·产品与空间的辩证关系 | 第25页 |
·场所感知 | 第25页 |
·产品是空间之树上的枝叶 | 第25-54页 |
·功能是产品的价值所在,陈述着空间需要表达的信息 | 第27-29页 |
·产品功能定义了空间的职能 | 第27-28页 |
·合理的功能形态体现了空间的内敛美 | 第28-29页 |
·形态是产品设计的灵魂,在空间里尽显迷人的魅力 | 第29-36页 |
·自然形态重塑了自然情愫空间 | 第30-32页 |
·人工形态处处飞扬着人化的自然,使空间既理性又具有亲和力 | 第32-33页 |
·纯粹形态净化了空间形式,诠释着一种简约的快感 | 第33-36页 |
·材料是产品的肌肉,演绎着空间格调 | 第36-43页 |
·空间格调主要情系于产品材料的质地和肌理之中 | 第36-37页 |
·材料是产品的肌肉,它驾驭着产品的造型,造型又影响着空间的格调 | 第37-42页 |
·产品的材料是时间的指纹,交织在空间之中 | 第42-43页 |
·结构的品相,诠释着空间中的时代气息 | 第43-44页 |
·产品色彩是空间的旋律,不时地蹦出美妙的音符 | 第44-54页 |
·产品色彩心理语义的三个层面 | 第44-53页 |
·产品色彩的嗜好与禁忌受地域与文化的限制 | 第53-54页 |
·产品的空间情节 | 第54-58页 |
·产品给空间留有余味 | 第54-55页 |
·产品的可塑性赋予空间隐喻的内涵 | 第55-56页 |
·产品是空间的符号,赋予空间形形色色的表情 | 第56-58页 |
第三章 空间变化的生成机制 | 第58-69页 |
·形式与内容的转化 | 第58页 |
·产品设计的审美传达 | 第58-63页 |
·产品的三维性传达给空间量感与张力 | 第60-62页 |
·产品通过具象与抽象的手法,传达给空间新的审美效果 | 第62-63页 |
·产品是构成空间变化的精灵 | 第63-68页 |
·现代和谐空间也许是混搭的代名词 | 第63-65页 |
·产品的比例与尺度生成了视觉空间感 | 第65-67页 |
·产品的对比与特异,将空间的与众不同表现的淋漓尽致 | 第67页 |
·产品的巧妙运用让空间刮目相看 | 第67-68页 |
·设计师应学会从大空间的角度思考设计 | 第68-69页 |
第四章 主体、产品、空间的关系 | 第69-81页 |
·空间对产品设计提出系统化的要求 | 第69-78页 |
·产品信息化才能满足物质环境日益发展的需求 | 第70-72页 |
·空间的有效利用要求产品的多功能化 | 第70页 |
·现代感的空间形式要求产品复合化 | 第70-71页 |
·集约型的社会要求产品短小轻薄化 | 第71页 |
·在复杂的产品也要求有一个智能化的人机界面 | 第71页 |
·人类精神追求要求产品向精神化深度发展 | 第71-72页 |
·现代空间整齐、有条理提出产品系列化要求 | 第72页 |
·品牌性系列 | 第72页 |
·成套系列 | 第72页 |
·单元系列 | 第72页 |
·生态意识的关注向产品提出从设计开始就生态化 | 第72-75页 |
·现代空间的非物质情愫要求产品具有感性的简洁主义 | 第75-78页 |
·产品与空间对话的回归 | 第78-81页 |
·作为“生物”的人对物的需要从三个方面进行研究 | 第79页 |
·研究作为物质的人的生理特点 | 第79页 |
·研究形成产品与环境的诸因素 | 第79页 |
·研究产品的流通方式与结构 | 第79页 |
·作为“社会”的人对物和环境的需要,须研究三个方面的因素 | 第79-81页 |
·审美功能 | 第79页 |
·象征内涵 | 第79-80页 |
·教育意义 | 第80-81页 |
结语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3页 |
插图来源 | 第83-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
个人简历 | 第85页 |
发表的论文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