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11页 |
引言 | 第11-16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二、选题意义 | 第12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一) 文献研读法 | 第12页 |
(二) 案例分析法 | 第12页 |
(三)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 第12-13页 |
四、论文结构 | 第13页 |
五、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3-16页 |
(一)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二)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第一章 基本理论问题分析 | 第16-24页 |
一、马克思主义相关政府理论 | 第16-17页 |
(一) 政府理论在马克思社会结构思想中的体现 | 第16页 |
(二) 马克思主义政府功能理论 | 第16-17页 |
(三) 马克思主义集体思想 | 第17页 |
二、区域政治经济理论分析 | 第17-20页 |
(一) 区域政治经济的概念 | 第17-18页 |
(二) 区域政治经济的层次划分 | 第18-19页 |
(三) 提出区域政治经济概念的有效性 | 第19页 |
(四) 当代区域政治经济的发展 | 第19-20页 |
三、地方政府间关系理论分析 | 第20-23页 |
(一) 地方政府的涵义 | 第20-21页 |
(二) 政府间关系 | 第21-22页 |
(三) 地方政府间关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 第22-23页 |
四、区域内地方政府协调发展的理论依据 | 第23-24页 |
(一) 相互依赖理论 | 第23页 |
(二) 交易费用理论 | 第23-24页 |
第二章 区域政治经济视野下地方政府间竞争关系 | 第24-35页 |
一、地方政府竞争概述 | 第24-26页 |
(一) 政府竞争的起源和地方政府竞争的内涵 | 第24-25页 |
(二) 我国转型时期地方政府间的竞争 | 第25-26页 |
二、地方政府竞争的动因分析 | 第26-29页 |
(一) 政治集权 | 第26-27页 |
(二) 财政分权 | 第27-28页 |
(三) 文化因素 | 第28-29页 |
三、地方政府竞争的内容 | 第29-31页 |
(一) 从竞争内容上看,地方政府竞争可以分为制度竞争和非制度竞争 | 第29页 |
(二) 从竞争对象上看,可以分为劳动产品竞争和其他生产要素的竞争 | 第29-30页 |
(三) 公共物品供给竞争 | 第30页 |
(四) 向中央政府争取优惠政策和待遇的竞争 | 第30-31页 |
四、地方政府竞争的效应分析 | 第31-35页 |
(一) 地方政府竞争对本地区发展的正效应 | 第31-32页 |
(二) 地方政府竞争对本地区发展的负效应 | 第32-35页 |
第三章 区域政治经济视野下地方政府间合作关系及协调发展 | 第35-55页 |
一、地方政府间合作的历史背景 | 第35-36页 |
二、地方政府间合作的原则、形式和内容 | 第36-40页 |
(一) 地方政府间合作的原则 | 第37页 |
(二) 地方政府合作的基本组织形式 | 第37-38页 |
(三) 地方政府合作的内容 | 第38-40页 |
三、促成地方政府合作的动因分析 | 第40-41页 |
(一) 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的时代发展趋势要求地方政府间的合作 | 第40页 |
(二) 跨行政区公共问题的治理要求地方政府间的合作 | 第40-41页 |
四、地方政府间合作现状:“合作失灵”现象普遍存在 | 第41-45页 |
(一) 地方政府合作观念“失灵” | 第41-42页 |
(二) 地方政府合作体制“失灵” | 第42-44页 |
(三) 地方政府合作制度“失灵” | 第44-45页 |
五、规范地方政府间竞争,协调发展地方政府间关系 | 第45-55页 |
(一) 建立新型的地方政府间关系,规范地方政府间的竞争 | 第46-48页 |
(二) 协调发展地方政府间的关系 | 第48-55页 |
第四章 实证分析: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地方政府间关系研究 | 第55-62页 |
一、优势 | 第55-57页 |
(一) 相邻或者交界的地理位置 | 第55页 |
(二) 共同的文化渊源 | 第55页 |
(三) 坚实的制度保障 | 第55-56页 |
(四) 经济发展基础优势 | 第56-57页 |
二、劣势 | 第57-58页 |
(一) 产业结构易雷同发展 | 第57页 |
(二) 缺乏中心城市支撑 | 第57页 |
(三) 已有的经济基础存在差距 | 第57-58页 |
三、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中政府间关系面临的问题 | 第58-60页 |
(一) 行政区经济导致区域经济发展分散化 | 第58-59页 |
(二) 官僚制思想引发地方政府间恶性竞争行为 | 第59页 |
(三) 文化合作缺失阻碍文化产业发展 | 第59-60页 |
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地方政府间关系协调发展的基本对策 | 第60-62页 |
(一) 打破行政区划分边界,在某些层面实现“同城” | 第60页 |
(二) 建立新型地方政府间关系 | 第60-61页 |
(三) 构建区域文化 | 第61页 |
(四) 建立干部交流制度,实现“流动的政府” | 第61-62页 |
结束语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