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B及CPLD技术研究及其在测控系统中的应用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绪论 | 第9-16页 |
·引言 | 第9-10页 |
·课题开发背景 | 第10-14页 |
·传统测控系统常用的接口及特点 | 第10-12页 |
·传统测控接口的局限性 | 第12页 |
·新型接口技术在测控系统中的应用 | 第12-13页 |
·CPLD 技术在测控系统中的应用 | 第13-14页 |
·课题主要任务 | 第14-16页 |
2 USB2.0 协议概述 | 第16-33页 |
·USB 产生的背景 | 第16页 |
·USB 的优势 | 第16-17页 |
·USB2.0 中的基本概念 | 第17-21页 |
·USB主机 | 第17页 |
·USB设备 | 第17-18页 |
·端点 | 第18页 |
·USB集线器 | 第18页 |
·USB管道 | 第18-19页 |
·描述符 | 第19页 |
·USB设备的枚举 | 第19-20页 |
·域和包 | 第20页 |
·事务处理 | 第20-21页 |
·USB2.0 的机械特性 | 第21-23页 |
·USB连接器 | 第21-22页 |
·USB线缆 | 第22-23页 |
·USB2.0 协议的信号编码 | 第23-26页 |
·位发送顺序 | 第23页 |
·包域的格式 | 第23-24页 |
·包的格式 | 第24-26页 |
·USB 数据传输方式 | 第26-33页 |
·控制传输 | 第26-29页 |
·批量传输 | 第29-30页 |
·中断传输 | 第30-31页 |
·同步传输 | 第31-33页 |
3 CPLD 技术概述 | 第33-40页 |
·PLD 的发展过程 | 第33-34页 |
·CPLD 和FPGA 的区别 | 第34-35页 |
·MAX3000A 系列CPLD | 第35-38页 |
·CPLD 的开发和设计 | 第38-40页 |
4 USB2.0 通用测控接口板的设计 | 第40-87页 |
·总体结构设计 | 第40-46页 |
·USB2.0 芯片的选择 | 第40-42页 |
·A/D 转换器及D/A 转换器的选择 | 第42页 |
·CPLD 芯片的选择 | 第42-43页 |
·其他集成电路芯片的选择 | 第43页 |
·固件开发环境及CPLD 开发环境的选择 | 第43-44页 |
·驱动开发环境的选择 | 第44-45页 |
·应用程序开发环境的选择 | 第45-46页 |
·硬件电路设计 | 第46-61页 |
·CY7C68013 | 第46-52页 |
·数据存储系统的扩展 | 第52-53页 |
·MAX1166 的连接 | 第53-56页 |
·TLC5628CN 的连接 | 第56-57页 |
·MAX3232 及其EEPROM 的连接 | 第57-59页 |
·EPM3256A 实现I/O 扩展 | 第59-61页 |
·固件编程 | 第61-71页 |
·程序初始化 | 第62-63页 |
·重枚举的实现 | 第63-64页 |
·循环结构 | 第64-65页 |
·描述符的定义 | 第65-69页 |
·端点的配置 | 第69-70页 |
·外围电路控制代码的实现 | 第70-71页 |
·驱动程序设计 | 第71-78页 |
·WDM 驱动程序层次结构 | 第72页 |
·驱动程序对象 | 第72页 |
·设备对象 | 第72-73页 |
·USB驱动程序栈 | 第73-74页 |
·WDM 驱动的组成 | 第74-75页 |
·设备驱动的加载 | 第75页 |
·DDK 的创建驱动程序方法 | 第75-77页 |
·实现设备驱动程序的关键代码段 | 第77-78页 |
·应用程序设计 | 第78-81页 |
·打开USB设备 | 第79-80页 |
·设备进行读写功能的实现 | 第80-81页 |
·实验结果 | 第81-87页 |
5 结论 | 第87-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2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2-93页 |
声明 | 第93-94页 |
致谢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