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综述 | 第8-13页 |
1. 食品添加剂研究概论 | 第8页 |
2. 食用天然植物色素的研究 | 第8-9页 |
·花色苷简介 | 第8页 |
·色素提取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 | 第8-9页 |
3. 食用天然植物色素的筛选标准 | 第9-10页 |
·溶解性 | 第9页 |
·pH 值的影响 | 第9页 |
·稳定性 | 第9页 |
·安全性 | 第9-10页 |
4. 食品安全性评价研究 | 第10-12页 |
·化学结构 | 第10页 |
·理化性质和纯度 | 第10页 |
·人的可能摄入量 | 第10页 |
·人体资料 | 第10页 |
·动物毒性实验和体外实验资料 | 第10页 |
·代谢实验的资料 | 第10页 |
·综合评价 | 第10-11页 |
·毒理学评价 | 第11-12页 |
5. 黑果枸杞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3页 |
黑果枸杞Lycium ruthenicum 色素的提取与食品安全性评价 | 第13-31页 |
1. 酸水提取黑果枸杞色素的工艺条件研究 | 第13-20页 |
·实验材料 | 第13页 |
·实验原料 | 第13页 |
·实验用具与设备 | 第13页 |
·方法和步骤 | 第13-14页 |
·材料的脱脂处理 | 第13页 |
·色素含量测定法 | 第13页 |
·色素提取的单因素实验 | 第13-14页 |
·色素提取的多因素综合影响实验 | 第1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14-20页 |
·最大吸收波长的确定 | 第14-15页 |
·不同浓度盐酸的浸提效果 | 第15页 |
·不同固液配比的浸提效果 | 第15-16页 |
·不同浸提时间的浸提效果 | 第16页 |
·不同浸提温度的浸提效果 | 第16-17页 |
·多因子对提取效果的综合影响 | 第17-20页 |
2. 阳离子交换树脂精制黑果枸杞色素工艺条件的研究 | 第20-21页 |
·实验材料 | 第20页 |
·实验原料 | 第20页 |
·实验用具与设备 | 第20页 |
·方法和步骤 | 第20-21页 |
·离子交换剂的处理 | 第20页 |
·流速对吸附的影响 | 第20页 |
·色素的回收率 | 第20-2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1页 |
·流速对吸附的影响 | 第21页 |
·色素的回收率 | 第21页 |
3. 黑果枸杞色素的食品安全性评价研究 | 第21-30页 |
·急性毒性实验 | 第21-22页 |
·方法和步骤 | 第21-22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22页 |
·鼠伤寒沙门氏菌/ 哺乳动物微粒体酶实验(AMES 实验) | 第22-23页 |
·方法和步骤 | 第2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2-23页 |
·骨髓微核实验 | 第23-24页 |
·原理及说明 | 第23页 |
·方法和步骤 | 第2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3-24页 |
·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实验 | 第24-25页 |
·原理及说明 | 第24页 |
·方法和步骤 | 第2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4-25页 |
·小鼠精子畸变实验 | 第25-26页 |
·原理及说明 | 第25页 |
·方法和步骤 | 第2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5-26页 |
·小鼠睾丸染色体畸变实验 | 第26-27页 |
·实验方法和步骤 | 第2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6-27页 |
·显性致死实验 | 第27-28页 |
·原理及说明 | 第27页 |
·方法和步骤 | 第2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7-28页 |
·30 D 喂养实验 | 第28-30页 |
·方法和步骤 | 第2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8-30页 |
·主要有害微量元素的研究 | 第30页 |
·统计学处理 | 第30页 |
4. 讨论与结论 | 第30-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4页 |
附录 | 第34-35页 |
致谢 | 第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