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8页 |
·引言 | 第9页 |
·土钉支护 | 第9-11页 |
·土钉支护的产生 | 第9-10页 |
·土钉的概念 | 第10页 |
·土钉支护的优缺点 | 第10-11页 |
·复合土钉支护 | 第11-16页 |
·软土基坑土钉支护的限制 | 第11页 |
·土钉支护在实践中的突破 | 第11-12页 |
·复合土钉支护的概念 | 第12-13页 |
·复合土钉支护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双排桩复合土钉支护 | 第16-17页 |
·简介 | 第16页 |
·应用状况 | 第16页 |
·优点 | 第16-17页 |
·局限性 | 第17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7-18页 |
第二章 双排桩复合土钉支护的构造与施工 | 第18-25页 |
·构造 | 第18-19页 |
·结构组成 | 第18页 |
·结构材料 | 第18-19页 |
·锚管制作 | 第19页 |
·防水系统 | 第19页 |
·双排桩复合土钉支护施工组织 | 第19-23页 |
·施工流程 | 第20页 |
·施工设备及人员配置 | 第20页 |
·土方的开挖 | 第20-21页 |
·锚管设置 | 第21-22页 |
·双排桩(毛竹桩或木桩)的设置 | 第22页 |
·施工注意事项 | 第22-23页 |
·基坑安全及质量保证措施 | 第23-25页 |
·锚管现场测试 | 第23页 |
·基坑监测工作 | 第23-24页 |
·应急措施 | 第24页 |
·施工全过程质量检查与技术资料内容 | 第24-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页 |
第三章 双排桩复合土钉支护机理及稳定性分析模型 | 第25-46页 |
·引言 | 第25-29页 |
·双排桩复合土钉支护机理分析 | 第29-31页 |
·总机理: | 第29页 |
·双排桩复合土钉支护体系从直观上讲具有如下5方面效应: | 第29-31页 |
·内部整体稳定性分析模型 | 第31-37页 |
·概述 | 第31页 |
·圆弧破坏模式 | 第31-32页 |
·锚管的抗滑力矩计算 | 第32-33页 |
·双排桩的抗滑力矩计算 | 第33-36页 |
·内部整体稳定性评价 | 第36-37页 |
·外部整体稳定性分析模型 | 第37-39页 |
·双排桩复合土钉墙尺寸的确定 | 第37-38页 |
·抗倾覆稳定 | 第38页 |
·水平滑动稳定 | 第38页 |
·坑底抗隆起稳定 | 第38-39页 |
·圆弧滑动稳定 | 第39页 |
·锚管的稳定性分析模型 | 第39-43页 |
·计算模型 | 第40页 |
·锚管的设计内力 | 第40-42页 |
·锚管的极限抗拔力 | 第42页 |
·锚管抗拔力验算 | 第42-43页 |
·锚管长度验算 | 第43页 |
·双排桩的稳定性分析模型 | 第43-44页 |
·计算模型 | 第43-44页 |
·稳定安全系数 | 第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四章 双排桩稳定性分析模型检验 | 第46-55页 |
·工程概况及支护设计方案 | 第46-48页 |
·工程概况 | 第46-47页 |
·支护设计方案 | 第47-48页 |
·断面的稳定性计算 | 第48-54页 |
·内部整体稳定性 | 第48-49页 |
·外部整体稳定性 | 第49-51页 |
·锚管稳定性 | 第51-53页 |
·双排桩稳定性 | 第53-54页 |
·模型的改进 | 第54-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页 |
第五章 双排桩复合土钉支护稳定性模型的有限元分析 | 第55-65页 |
·引言 | 第55-56页 |
·工程实例PLAXIS有限元分析情况及计算结果 | 第56-64页 |
·有限元网格划分及边界条件 | 第56-57页 |
·计算参数 | 第57页 |
·开挖过程数值模拟的实施步骤 | 第57-58页 |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58-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65-68页 |
·主要结论 | 第65-66页 |
·进一步研究工作的设想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