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银行制度与业务论文

商业银行混业经营中的风险因素及其控制研究

中文摘要第1-6页
英文摘要第6-10页
1 绪论第10-18页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第10-11页
     ·问题的提出第10-11页
     ·研究意义第11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5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5页
   ·研究目的和内容第15页
     ·研究目的第15页
     ·研究内容第15页
   ·技术路线第15-16页
   ·主要工作第16页
   ·本章小结第16-18页
2 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定义、动因及其经济学阐释第18-26页
   ·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定义第18-19页
   ·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动因第19-20页
   ·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经济学阐释第20-24页
   ·本章小结第24-26页
3 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主要国际模式比较第26-34页
   ·欧洲全能银行模式第26-29页
   ·美国金融控股公司模式第29-32页
   ·本章小结第32-34页
4 商业银行混业经营产生的风险因素分析第34-46页
   ·利益冲突风险第34-37页
   ·财务风险第37-40页
   ·投资风险第40-43页
   ·集团控制风险第43-44页
   ·本章小结第44-46页
5 商业银行混业经营风险因素的控制与实现第46-68页
   ·内部风险控制第46-54页
     ·内部控制概述第46-48页
     ·金融风险管理概述第48-50页
     ·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内部风险控制体系第50-54页
   ·外部金融监管第54-62页
     ·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监管的特殊性第55-56页
     ·现有金融监管模式概述第56-57页
     ·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外部金融监管体系第57-62页
   ·协同进化与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实现第62-67页
     ·协同进化理论第63页
     ·协同进化与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实现第63-67页
   ·本章小结第67-68页
6 我国商业银行实行混业经营的建议第68-72页
   ·我国金融混业经营模式的选择第68页
   ·我国银行控股公司一般框架的构建第68-70页
   ·本章小结第70-72页
7 结论与展望第72-74页
   ·主要结论第72-73页
   ·后续研究工作的展望第73-74页
致谢第74-76页
参考文献第76-80页
附录第80-84页
 1.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80-81页
 2.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第81-82页
 3.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获奖情况第82-84页
独创性声明第84页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研究
下一篇:农药鱼藤酮的遗传毒性和淋巴细胞损伤作用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