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加强保护企业集团从属公司债权人之理论基础 | 第1-28页 |
一、公司法对企业集团的法律界定 | 第13-21页 |
(一) 国外立法的比较分析 | 第14-20页 |
(二) 我国法律对企业集团的界定 | 第20-21页 |
二、从属公司债权人在企业集团中所面临的特殊风险 | 第21-28页 |
(一) 企业集团的法律和经济功能 | 第21-22页 |
(二) 企业集团对从属公司债权人的威胁 | 第22-28页 |
1、传统法人格利益平衡体系的易倾斜性 | 第22-24页 |
2、企业集团法律关系的异化 | 第24-28页 |
第二部分 从属公司的债权人保护之一——独立实体法和企业集团法的不同回应 | 第28-43页 |
一、独立实体法:英美法系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的适用 | 第28-36页 |
(一) 公司法人格否认的涵义及理论基础 | 第28-31页 |
1、公司法人格否认的涵义 | 第28-29页 |
2、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适用的理论依据 | 第29-31页 |
(二) 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在企业集团中的运用和发展 | 第31-36页 |
1、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在企业集团中的一般运用 | 第31-33页 |
2、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在企业集团中的发展 | 第33-36页 |
(1) 实质合并原则:母子公司债权人公平获得清偿之原则 | 第33-34页 |
(2) 深石原则:控制公司对从属公司债权顺位之原则 | 第34-36页 |
二、企业集团法:德国从属公司债权人保护制度研究 | 第36-43页 |
(一) 协议型集团从属公司债权人的保护 | 第36-38页 |
(二) 一体化集团从属公司债权人的保护 | 第38-39页 |
(三) 事实型企业从属公司债权人的保护 | 第39-43页 |
第三部分 从属公司的债权人保护之二——董事责任:债权人法律保护的制度融合 | 第43-48页 |
一、控制股东的“董事”身份认定 | 第43-44页 |
二、国外控制股东承担“董事责任”的法律实践 | 第44-46页 |
(一) 英美法的规定 | 第44-45页 |
(二) 欧洲法的规定 | 第45-46页 |
三、董事责任的发展趋势——从债权人保护的角度 | 第46-48页 |
第四部分 我国从属公司债权人保护之立法研究 | 第48-61页 |
一、我国企业集团现状及相关规定 | 第48-53页 |
(一) 我国企业集团发展现状 | 第48-49页 |
(二) 我国企业集团相关规定 | 第49-53页 |
1、有关文件对企业集团的直接规定 | 第49-50页 |
2、我国法律中有关企业集团的规定 | 第50-53页 |
(1) 有关企业集团的法律和行政法规 | 第50-51页 |
(2) 有关企业集团的行政规章和地方性法规 | 第51页 |
(3) 有关企业集团的司法解释 | 第51-53页 |
二、健全我国从属公司债权人保护之立法 | 第53-58页 |
(一) 纠正已有错误规定,明确企业集团含义 | 第53-55页 |
(二) 健全从属公司债权人保护之立法 | 第55-58页 |
1、德国法经验在我国的适用考量 | 第55-56页 |
2、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在我国的适用考量 | 第56-58页 |
三、对公司法草案相关内容的简短评述 | 第58-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