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国绘画的线语言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8页 |
1 绪论 | 第8-11页 |
·引言 | 第8页 |
·研究内容 | 第8页 |
·研究现状 | 第8-9页 |
·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2 寻找线的脉络 | 第11-33页 |
·稚拙单纯的开始—魏晋时期以前的线艺术 | 第11-19页 |
·巫术崇拜的社会所孕育的线 | 第11-12页 |
·青铜时代线的精神 | 第12-13页 |
·从天上走向人间的战国绘画中的用线 | 第13-14页 |
·趋于理性的秦、汉艺术中的用线 | 第14-16页 |
·人文个性的魏晋南北朝线描 | 第16-19页 |
·金碧辉煌、气势庞大的隋、唐五代的线的艺术 | 第19-23页 |
·昙花一现的隋代的线描 | 第19-20页 |
·生气勃勃的唐五代的线描 | 第20-23页 |
·理想境界升华的两宋、元、明清时期的线的艺术 | 第23-33页 |
·承前继后的宋代绘画中线的内涵 | 第23-27页 |
·文人画大兴的元代绘画中的用线 | 第27-28页 |
·明清绘画中线的总结 | 第28-33页 |
3 绘画中的线造型 | 第33-56页 |
·中国绘画的线语言是最佳造型因素 | 第33-39页 |
·用笔是中国绘画的线造型的基本问题 | 第33-37页 |
·白描是中国绘画的线造型的标准样式 | 第37-39页 |
·笔墨与中国绘画的线造型的关系 | 第39-49页 |
·中国绘画中的笔与墨的关系 | 第39-41页 |
·中国绘画中的笔墨的特性 | 第41-42页 |
·中国绘画中的笔墨与线造型是一对矛盾 | 第42-45页 |
·笔墨当随时代 | 第45-49页 |
·有意味的形式语言—线 | 第49-56页 |
·线的装饰性 | 第49-51页 |
·线的情感性 | 第51-52页 |
·线的哲理性 | 第52-53页 |
·线的时代性 | 第53-54页 |
·线的民族性 | 第54-56页 |
4 结论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61-62页 |
独创性声明 | 第62页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