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 第8-9页 |
Ⅰ文献综述 | 第9-19页 |
1 植物抗真菌病基因工程策略及抗病基因 | 第9-14页 |
·植物的抗病基因 | 第9-10页 |
·植物抗真菌的蛋白基因 | 第10-11页 |
·植物的防卫基因 | 第11页 |
·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基因的研究及其在植物抗真菌病害中的应用 | 第11-14页 |
·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的研究概况 | 第11-13页 |
·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的性质 | 第11-12页 |
·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的抗菌原理 | 第12-13页 |
·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基因在植物抗真菌病害中的应用 | 第13-14页 |
2 植物的遗传转化技术 | 第14页 |
3 辣椒抗病基因工程育种的进展 | 第14-19页 |
·辣椒再生体系研究进展 | 第14-17页 |
·幼苗外植体器官再生 | 第15-16页 |
·原生质体培养 | 第16-17页 |
·花药培养 | 第17页 |
·辣椒转基因的方法与技术 | 第17页 |
·辣椒抗病基因工程研究中的成功实例 | 第17-18页 |
·抗病毒病基因工程 | 第17-18页 |
·抗真菌病、细菌病基因工程 | 第18页 |
·辣椒抗病基因工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8-19页 |
Ⅱ研究目的意义和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1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19页 |
2 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Ⅲ辣椒外植体的离体培养及再生体系的建立 | 第20-2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0-21页 |
·材料 | 第20-21页 |
·辣(甜)椒品种 | 第20页 |
·植物激素与添加物 | 第20页 |
·培养基 | 第20-21页 |
·方法 | 第21页 |
·无菌苗的制备 | 第21页 |
·不定芽的诱导和分化 | 第21页 |
·不定芽的伸长 | 第21页 |
·生根与继代 | 第21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1-28页 |
·不定芽诱导分化的最佳培养基和外植体筛选 | 第21-25页 |
·苗龄对芽诱导分化的影响 | 第21-22页 |
·基因型对芽诱导分化影响 | 第22页 |
·不同外植体对芽诱导分化的影响 | 第22-23页 |
·激素种类及其配比对芽诱导的影响 | 第23-24页 |
·AgN03、V85 对不定芽诱导的影响 | 第24-25页 |
·用于不定芽伸长的培养基筛选及不同基因型的不定芽伸长特点 | 第25-26页 |
·不定芽伸长培养基筛选 | 第25-26页 |
·不同基因型分化出的不定芽伸长特性 | 第26页 |
·再生芽的生根和继代 | 第26-28页 |
3 讨论 | 第28-29页 |
Ⅳ农杆菌介导的辣椒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 第29-46页 |
1 材料 | 第29-32页 |
·质粒及农杆菌菌株 | 第29页 |
·供试辣(甜)椒品种 | 第29-30页 |
·试验用培养基 | 第30页 |
·主要药品试剂 | 第30-32页 |
·仪器设备 | 第32页 |
2 方法 | 第32-35页 |
·抗生素浓度的确定 | 第32页 |
·农杆菌转染 | 第32-33页 |
·再生与选择 | 第33页 |
·PCR 检测 | 第33-35页 |
·植物基因组 DNA 的提取 | 第33-34页 |
·质粒DNA 的提取 | 第34页 |
·琼脂糖凝胶电泳 | 第34页 |
·PCR 扩增 | 第34-35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5-43页 |
·抗生素浓度的确定 | 第35-36页 |
·农杆菌转化条件的优化 | 第36-37页 |
·外植体的预培养 | 第36-37页 |
·农杆菌侵染外植体的时间 | 第37页 |
·共培养和选择培养 | 第37页 |
·外植体类型对转化的影响 | 第37-38页 |
·辣椒基因型对转化的影响 | 第38页 |
·羧苄青霉素和头孢霉素对转化苗生根率的影响 | 第38页 |
·辣椒外植体转化再生植株的获得 | 第38-43页 |
·植物材料的培养 | 第39页 |
·农杆菌培养及菌液制备 | 第39页 |
·转化及转化植株的再生 | 第39-42页 |
·抗性再生植株的 PCR 检测 | 第42-43页 |
4 讨论 | 第43-46页 |
·关于抗生素浓度的选择 | 第43-44页 |
·关于农杆菌转化条件的优化 | 第44页 |
·关于外植体类型的选择及其对转化的影响 | 第44页 |
·关于基因型对转化的影响 | 第44-45页 |
·关于转化再生植株的鉴定 | 第45-46页 |
Ⅴ 结论 | 第46-47页 |
Ⅵ 参考文献 | 第47-55页 |
Ⅶ 致谢 | 第55-56页 |
Ⅷ 作者简介 | 第56-57页 |
Ⅸ 导师简介 | 第57-59页 |
Ⅹ 独创性声明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