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8页 |
1.我省高校贫困生现状调查 | 第8-15页 |
1.1 贫困生和特困生的划分标准 | 第8页 |
1.2 我省高校贫困生现状调查 | 第8-12页 |
1.2.1 我省高校贫困生现状调查分析 | 第8-11页 |
1.2.2 我省高校贫困生特点 | 第11-12页 |
1.3 高校贫困生群体的存在对社会的影响 | 第12-15页 |
1.3.1 对政府和学校办学经费造成巨大压力 | 第12-13页 |
1.3.2 影响高等教育质量,制约基础教育发展 | 第13页 |
1.3.3 增加学校管理和育人的难度 | 第13页 |
1.3.4 贫困生成为就业工作中的弱势群体 | 第13-14页 |
1.3.5 严重影响社会和高校的稳定与发展 | 第14-15页 |
2.我省高校贫困生问题分析 | 第15-24页 |
2.1 高校贫困生存在的问题 | 第15-19页 |
2.1.1 贫困生的生活困顿问题 | 第15页 |
2.1.2 贫困生的学业荒废问题 | 第15页 |
2.1.3 贫困生的自卑问题 | 第15-16页 |
2.1.4 贫困生的焦虑问题 | 第16页 |
2.1.5 贫困生的依赖问题 | 第16-17页 |
2.1.6 贫困生攀比问题 | 第17-18页 |
2.1.7 贫困生嫉妒问题 | 第18页 |
2.1.8 贫困生逃避现实甚至走向犯罪的问题 | 第18-19页 |
2.2 高校贫困生问题产生的原因 | 第19-24页 |
2.2.1 地区经济落后是贫困生产生的根本原因 | 第19-20页 |
2.2.2 高等教育成本增加是贫困生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 | 第20-21页 |
2.2.3 助学体系尚不完善,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 第21-23页 |
2.2.4 思想教育不到位,贫困生心理问题增加 | 第23-24页 |
3. 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的对策 | 第24-42页 |
3.1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共同推进贫困生问题的解决 | 第24-26页 |
3.1.1 解决贫困生问题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 | 第24-26页 |
3.2 加大政府投资,降低教育成本,从根本上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 | 第26-28页 |
3.3 完善和创新高校贫困生助学体系 | 第28-36页 |
3.3.1 建立准确、全面的贫困生档案 | 第28-29页 |
3.3.2 确立国家助学贷款在贫困生资助工作中的主体地位 | 第29-33页 |
3.3.3 逐步改革奖学金评比办法,发挥奖学金激励和助学的双重功能 | 第33-34页 |
3.3.4 大力开展勤工助学工作,倡导学生自救自助 | 第34-36页 |
3.4 物质扶贫和精神扶贫相结合,帮助贫困生解决深层次的思想问题 | 第36-42页 |
3.4.1 发挥教育的职能,提高贫困生的心理素质和挫折承受能力 | 第36-38页 |
3.4.2 为贫困生营造理解、尊重、关爱的良好氛围 | 第38-39页 |
3.4.3 积极帮助贫困生进行心理调适 | 第39-40页 |
3.4.4 引导贫困生进行积极的自我调适 | 第40-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6页 |
后记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