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自由个性思想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绪论 | 第9-13页 |
一、选题的缘由 | 第9-10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第一章 个性、自由个性、个性自由等概念的界定 | 第13-16页 |
一、个性的哲学内涵 | 第13-15页 |
二、自由个性与个性自由 | 第15-16页 |
第二章 马克思自由个性思想的理论来源 | 第16-21页 |
一、黑格尔的自由意志论 | 第16-17页 |
二、费尔巴哈的人本学 | 第17-18页 |
三、斯蒂纳的个性观 | 第18-21页 |
第三章 马克思自由个性思想的发展阶段 | 第21-30页 |
一、萌芽时期(1835 年——1844 年) | 第21-23页 |
二、形成时期(1844 年——1848 年) | 第23-26页 |
三、成熟时期(1848 年——1883 年) | 第26-30页 |
第四章 马克思自由个性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30-40页 |
一、“现实的个人”是自由个性理论的起点 | 第30-31页 |
二、实践是自由个性思想的基础 | 第31-33页 |
三、社会交往是自由个性实现的途径 | 第33-37页 |
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与自由个性实现互为条件 | 第37-40页 |
第五章 马克思自由个性思想的当代价值 | 第40-47页 |
一、马克思自由个性思想的理论意义 | 第40-42页 |
二、马克思自由个性思想的实践意义 | 第42-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