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 第1-25页 |
1.1 本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10-11页 |
1.2 移动通信系统概述 | 第11-16页 |
1.2.1 移动通信系统发展历史 | 第12-14页 |
1.2.2 移动通信发展趋势 | 第14-15页 |
1.2.3 蜂窝系统的概念 | 第15-16页 |
1.3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的越区切换 | 第16-21页 |
1.3.1 什么是越区切换 | 第16页 |
1.3.2 越区切换的过程 | 第16-18页 |
1.3.3 越区切换过程的类型 | 第18页 |
1.3.4 越区切换的控制类型 | 第18-20页 |
1.3.5 术语和性能评价准则 | 第20-21页 |
1.4 研究目的 | 第21-22页 |
1.5 越区切换算法的回顾 | 第22-23页 |
1.6 论文主要工作 | 第23-25页 |
第2章 典型的业务模型和越区切换方案 | 第25-35页 |
2.1 引言 | 第25页 |
2.2 典型的业务模型 | 第25-28页 |
2.2.1 Hong与 Rappaport的业务模型 | 第25-26页 |
2.2.2 EI-Doll,Wong和 Steele的业务模型 | 第26-27页 |
2.2.3 Steele和 Nofal的业务模型 | 第27-28页 |
2.2.4 Xie和 Kuek的业务模型 | 第28页 |
2.3 典型的越区切换方案 | 第28-33页 |
2.3.1 无优先权的越区切换方案 | 第29-30页 |
2.3.2 信道预约的越区切换方案 | 第30-31页 |
2.3.3 信道预约和切换请求排队相结合的越区切换方案 | 第31-32页 |
2.3.4 支持话音和数据业务的越区切换方案 | 第32-3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第3章 基于有限用户的蜂窝业务新模型的研究 | 第35-46页 |
3.1 引言 | 第35页 |
3.2 模型描述 | 第35-38页 |
3.3 模型性能分析 | 第38-42页 |
3.3.1 系统的阻塞率 | 第38-39页 |
3.3.2 阻塞率的近似估计 | 第39-40页 |
3.3.3 平均在线用户 | 第40-41页 |
3.3.4 系统负载的微小变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第41-42页 |
3.4 数值仿真结果 | 第42-4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4章 支持多业务的复合优先切换策略的研究 | 第46-58页 |
4.1 引言 | 第46-48页 |
4.2 复合优先切换策略模型描述 | 第48-50页 |
4.3 复合优先切换策略模型分析 | 第50-52页 |
4.3.1 小区驻留时间 | 第50-51页 |
4.3.2 切换区域驻留时间 | 第51页 |
4.3.3 呼叫到达过程 | 第51页 |
4.3.4 信道保持时间 | 第51-52页 |
4.4 复合优先切换策略性能分析 | 第52-55页 |
4.4.1 平衡状态下系统的状态概率 | 第52-53页 |
4.4.2 系统性能参数 | 第53-54页 |
4.4.3 系统平衡状态概率的迭代求解 | 第54-55页 |
4.5 数值仿真结果 | 第55-57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结论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附录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