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1-10页 |
中文摘要 | 第10-13页 |
Abstract | 第13-18页 |
缩略语表 | 第18-19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9-46页 |
·小麦籽粒品质和淀粉品质研究的意义 | 第19-20页 |
·小麦籽粒淀粉的形成与积累 | 第20-28页 |
·淀粉粒的形态与发育 | 第20-21页 |
·小麦籽粒淀粉及其组成 | 第21页 |
·小麦籽粒淀粉的生物合成 | 第21-22页 |
·小麦籽粒淀粉代谢的关键酶及其调节 | 第22-27页 |
·小麦籽粒淀粉积累与调控 | 第27-28页 |
·小麦籽粒淀粉的主要理化特性 | 第28-30页 |
·小麦籽粒淀粉的糊化特性 | 第28页 |
·小麦籽粒淀粉的凝沉性 | 第28-29页 |
·小麦籽粒淀粉的粘度特性 | 第29-30页 |
·小麦籽粒淀粉特性与品质的关系 | 第30-32页 |
·小麦籽粒淀粉含量及组成与品质的关系 | 第30-31页 |
·小麦籽粒淀粉特性与品质的关系 | 第31页 |
·小麦籽粒淀粉颗粒性状与品质的关系 | 第31-32页 |
·影响小麦籽粒淀粉品质性状的因素 | 第32-43页 |
·小麦籽粒淀粉品质性状的遗传 | 第32-33页 |
·基因型和环境对小麦籽粒淀粉品质性状的影响 | 第33-35页 |
·基因型 | 第33-34页 |
·环境因素 | 第34-35页 |
·环境生态因子对小麦籽粒淀粉品质性状的影响 | 第35-37页 |
·温度 | 第35-36页 |
·光照 | 第36页 |
·水分 | 第36页 |
·土壤 | 第36-37页 |
·施肥对小麦籽粒淀粉品质性状的影响 | 第37-42页 |
·氮肥 | 第37-39页 |
·磷肥 | 第39-40页 |
·钾肥 | 第40页 |
·氮、磷、钾肥配合施用 | 第40-41页 |
·有机肥料及其它 | 第41-42页 |
·灌水对小麦籽粒淀粉品质性状的影响 | 第42-43页 |
·植物激素对小麦籽粒淀粉品质性状的影响 | 第43页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43-46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46-51页 |
·试验设计 | 第46页 |
·取样方法 | 第46-47页 |
·测定项目及方法 | 第47-50页 |
·旗叶可溶性总糖、蔗糖含量的测定 | 第47页 |
·籽粒蔗糖、葡萄糖、果糖含量的测定 | 第47页 |
·籽粒淀粉及组分含量的测定 | 第47页 |
·旗叶蔗糖合成酶(SS)和磷酸蔗糖合成酶(SPS)活性的测定 | 第47-48页 |
·籽粒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P)、尿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UGPP)和淀粉合成酶(SSS)活性的测定 | 第48-49页 |
·茎鞘干物质积累、分配、运转动态的测定 | 第49页 |
·旗叶光合特性的测定 | 第49页 |
·产量及品质性状的测定 | 第49-50页 |
·数据的处理 | 第50-51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51-121页 |
·不同类型专用小麦产量和淀粉品质的差异及其生理基础 | 第51-69页 |
·不同类型专用小麦产量的差异 | 第51页 |
·不同类型专用小麦主要品质性状的差异 | 第51-53页 |
·主要基础品质性状的差异 | 第51-52页 |
·粉质仪和拉伸仪参数的差异 | 第52页 |
·淀粉糊化特性的差异 | 第52-53页 |
·不同类型专用小麦籽粒淀粉及其组分合成的差异 | 第53-54页 |
·不同类型专用小麦籽粒碳代谢的差异 | 第54-56页 |
·可溶性总糖含量的变化 | 第54-55页 |
·蔗糖含量的变化 | 第55页 |
·葡萄糖含量的变化 | 第55页 |
·果糖含量的变化 | 第55-56页 |
·不同类型专用小麦籽粒碳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差异 | 第56-57页 |
·AGPP活性的变化 | 第56页 |
·UGPP活性的变化 | 第56-57页 |
·SSS活性的变化 | 第57页 |
·不同类型专用小麦旗叶碳代谢及其关键酶活性的差异 | 第57-62页 |
·光合特性的差异 | 第57-61页 |
·旗叶可溶性总糖和蔗糖含量的差异 | 第61-62页 |
·旗叶蔗糖合成酶(SS)和磷酸蔗糖合成酶(SPS)的差异 | 第62页 |
·不同类型专用小麦营养器官碳代谢的差异 | 第62-69页 |
·叶鞘碳代谢的差异 | 第62-64页 |
·倒一节间碳代谢的差异 | 第64-65页 |
·倒二、三节间碳代谢的差异 | 第65-66页 |
·倒四、五节间碳代谢的差异 | 第66-68页 |
·不同类型专用小麦营养器官贮存物质输出量及其对籽粒淀粉产量的贡献 | 第68-69页 |
·氮、磷、钾对不同类型专用小麦产量和主要品质性状的影响 | 第69-76页 |
·氮、磷、钾对不同类型专用小麦产量的影响 | 第69页 |
·氮、磷、钾对不同类型专用小麦主要品质性状的影响 | 第69-73页 |
·氮、磷、钾对不同类型专用小麦主要基础品质性状的影响 | 第69-71页 |
·氮、磷、钾对不同类型专用小麦面团流变学特性的影响 | 第71-72页 |
·氮、磷、钾对不同类型专用小麦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 | 第72-73页 |
·各品质性状间的相关关系 | 第73-76页 |
·蛋白质品质性状间的相关关系 | 第73页 |
·淀粉品质性状间的相关关系 | 第73-75页 |
·蛋白质品质与淀粉品质性状间的相关关系 | 第75-76页 |
·氮、磷、钾对不同类型专用小麦籽粒淀粉及其组分积累的影响 | 第76-84页 |
·氮、磷、钾对不同类型专用小麦籽粒总淀粉积累的影响 | 第76-78页 |
·氮、磷、钾对不同类型专用小麦籽粒直链淀粉积累的影响 | 第78-79页 |
·氮、磷、钾对不同类型专用小麦籽粒支链淀粉积累的影响 | 第79-81页 |
·氮、磷、钾对不同类型专用小麦籽粒直支比的影响 | 第81-82页 |
·淀粉含量、品质、产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 第82-84页 |
·氮、磷、钾对不同类型专用小麦籽粒碳代谢及其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 第84-100页 |
·氮、磷、钾对不同类型专用小麦籽粒可溶性总糖含量的影响 | 第84-85页 |
·氮、磷、钾对不同类型专用小麦不同穗位籽粒可溶性总糖含量的影响 | 第85-89页 |
·对不同类型专用小麦上部穗位籽粒可溶性总糖含量的影响 | 第85-87页 |
·对不同类型专用小麦中部穗位籽粒可溶性总糖含量的影响 | 第87-88页 |
·对不同类型专用小麦下部穗位籽粒可溶性总糖含量的影响 | 第88-89页 |
·氮、磷、钾对不同类型专用小麦不同粒位籽粒可溶性总糖含量的影响 | 第89-92页 |
·对不同类型专用小麦强势粒籽粒可溶性总糖含量的影响 | 第89-91页 |
·对不同类型专用小麦弱势粒籽粒可溶性总糖含量的影响 | 第91-92页 |
·氮、磷、钾对不同类型专用小麦籽粒碳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 第92-95页 |
·对不同类型专用小麦籽粒UGPP活性的影响 | 第92-93页 |
·对不同类型专用小麦籽粒AGPP活性的影响 | 第93-94页 |
·对不同类型专用小麦籽粒SSS活性的影响 | 第94-95页 |
·籽粒中淀粉积累速率、可溶性总糖、淀粉合成相关酶之间的相关关系 | 第95-100页 |
·SSS活性与淀粉积累速率、可溶性总糖及产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 第95-96页 |
·AGPP活性与淀粉积累速率、可溶性总糖及产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 第96-97页 |
·UGPP活性与淀粉积累速率、可溶性总糖及产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 第97-98页 |
·可溶性总糖与淀粉积累速率、产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 第98-100页 |
·氮、磷、钾对不同类型专用小麦旗叶碳代谢及其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 第100-112页 |
·氮、磷、钾对不同类型专用小麦旗叶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100-101页 |
·氮、磷、钾对不同类型专用小麦旗叶可溶性总糖和蔗糖含量的影响 | 第101-103页 |
·氮、磷、钾对不同类型专用小麦旗叶蔗糖合成酶(SS)活性的影响 | 第103-105页 |
·氮、磷、钾对不同类型专用小麦旗叶磷酸蔗糖合成酶(SPS)活性的影响 | 第105-106页 |
·旗叶中糖含量及其相关酶活性与籽粒淀粉积累速率、产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 第106-112页 |
·旗叶中可溶性总糖含量及其相关酶活性与籽粒淀粉积累速率、产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 第106-108页 |
·旗叶中蔗糖含量及其相关酶活性与籽粒淀粉积累速率、产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 第108-109页 |
·旗叶SS活性与籽粒淀粉积累速率、产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 第109-111页 |
·旗叶SPS活性与籽粒淀粉积累速率、产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 第111-112页 |
·氮、磷、钾对不同类型专用小麦营养器官碳代谢的影响 | 第112-121页 |
·氮、磷、钾对不同类型专用小麦叶鞘可溶性总糖含量的影响 | 第112-113页 |
·氮、磷、钾对不同类型专用小麦倒一节间可溶性总糖含量的影响 | 第113-114页 |
·氮、磷、钾对不同类型专用小麦倒二三节间可溶性总糖含量的影响 | 第114-116页 |
·氮、磷、钾对不同类型专用小麦倒四五节间可溶性总糖含量的影响 | 第116-117页 |
·氮、磷、钾对不同类型专用小麦营养器官贮存物质输出量及其对籽粒淀粉产量的贡献率的影响 | 第117-120页 |
·小麦旗叶、茎、鞘、籽粒中糖含量及籽粒淀粉积累速率之间的关系 | 第120-121页 |
4 讨论 | 第121-131页 |
·不同类型专用小麦籽粒可溶性碳水化合物、淀粉及其组分的合成与积累 | 第121-122页 |
·不同类型专用小麦籽粒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的合成与积累 | 第121页 |
·不同类型专用小麦籽粒淀粉及其组分的合成与积累 | 第121-122页 |
·不同类型专用小麦旗叶碳代谢的差异及其与籽粒淀粉积累的关系 | 第122-124页 |
·不同类型专用小麦旗叶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动态变化 | 第122页 |
·小麦旗叶叶绿素荧光参数与产量、淀粉含量和淀粉产量的关系 | 第122-123页 |
·不同类型专用小麦旗叶蔗糖和蔗糖合成酶活性的动态变化 | 第123页 |
·小麦旗叶蔗糖和可溶性总糖含量的动态变化与籽粒淀粉积累的关系 | 第123-124页 |
·不同类型专用小麦籽粒淀粉合成与积累的生理机制 | 第124-126页 |
·不同类型专用小麦籽粒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的动态变化 | 第124页 |
·不同类型专用小麦不同营养器官糖含量的变化及其与籽粒淀粉积累的关系 | 第124-125页 |
·不同类型专用小麦不同营养器官可溶性总糖转运量及其对籽粒淀粉的贡献 | 第125-126页 |
·不同类型专用小麦籽粒淀粉积累的限制因素分析 | 第126页 |
·氮、磷、钾对不同类型专用小麦不同穗位和粒位可溶性总糖含量的影响 | 第126-128页 |
·氮、磷、钾对不同类型专用小麦不同穗位籽粒可溶性总糖含量的影响 | 第126-127页 |
·氮、磷、钾对不同类型专用小麦不同粒位籽粒可溶性总糖含量的影响 | 第127-128页 |
·氮、磷、钾对不同类型专用小麦旗叶蔗糖和籽粒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 第128-129页 |
·氮、磷、钾对不同类型专用小麦旗叶蔗糖合成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 第128页 |
·氮、磷、钾对不同类型专用小麦籽粒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 第128-129页 |
·氮、磷、钾对不同类型专用小麦籽粒淀粉和组分含量以及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 | 第129-131页 |
·氮、磷、钾对不同类型专用小麦籽粒淀粉和组分含量的影响 | 第129页 |
·氮、磷、钾对不同类型专用小麦籽粒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 | 第129-131页 |
参考文献 | 第131-144页 |
附录 在读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144-146页 |
致谢 | 第1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