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3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3-29页 |
·非线性光频率转换量子系统的研究概况 | 第13-22页 |
·经典光学概述 | 第13-14页 |
·对Huygens-Fresnel 原理中倾斜因子的一点评述 | 第14-15页 |
·光量子论的兴起与光物理学的建立 | 第15-16页 |
·量子光学的建立 | 第16-17页 |
·光学频率变换技术 | 第17-18页 |
·光的压缩态 | 第18-21页 |
·二阶光频率转换量子系统 | 第21-22页 |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22-29页 |
第二章 电磁场的量子化 | 第29-45页 |
·各向同性线性均匀介质中电磁场简正模的展开 | 第29-32页 |
·辐射场的量子化 | 第32-33页 |
·数态或Fock 态 | 第33-34页 |
·相干态 | 第34-35页 |
·光学压缩态 | 第35-39页 |
·光学压缩态的提出 | 第35-37页 |
·单模光场的压缩态 | 第37-38页 |
·双模光场的压缩态 | 第38-39页 |
·描述单光子装置和双光子装置输出光量子起伏的基本量 | 第39-42页 |
·小结 | 第42-45页 |
第三章 光与非线性介质的相互作用 | 第45-58页 |
·非线性介质中的场能 | 第45-48页 |
·参量过程与非参量过程 | 第48页 |
·二阶非线性光学效应 | 第48-52页 |
·光学二次谐波的产生 | 第49页 |
·光学和频与频率上转换 | 第49-50页 |
·光学差频和光学参量放大 | 第50-52页 |
·三阶非线性光学效应慨述 | 第52页 |
·二阶光学参量过程的哈密顿算符 | 第52-56页 |
·小结 | 第56-58页 |
第四章 Lewis-Riesenfeld 量子不变量理论 | 第58-70页 |
·孤立系与非孤立系 | 第58-59页 |
·Lewis-Riesenfeld 量子不变量理论 | 第59-66页 |
·不变量理论的基本内容 | 第59-62页 |
·不变量理论的一种简便的推导方法 | 第62-63页 |
·含时系统演化算符的一般形式 | 第63-66页 |
·小结 | 第66-70页 |
第五章 经典抽运一般参量下转换量子系统的时间演化与双模压缩效应 | 第70-93页 |
·经典抽运一般参量下转换动力学模型 | 第70-72页 |
·一般参量下转换系统薛定谔方程的封闭解 | 第72-76页 |
·含时不变量及其本征态 | 第72-74页 |
·含时薛定谔方程的封闭解 | 第74-76页 |
·简谐含时参量下动力学系统的显示解析解 | 第76-85页 |
·失谐非简并参量下转换模型 | 第76-77页 |
·失谐非简并参量下转换系统薛定谔方程的显示解析解 | 第77-81页 |
·失谐非简并参量下转换系统薛定谔方程显示解的特殊情形 | 第81-85页 |
·本显示解与文献[35]解的关系 | 第81-84页 |
·本显示解与其它解的关系 | 第84-85页 |
·双膜压缩效应 | 第85-88页 |
·初态处于相干态或真空态情形 | 第86-87页 |
·初态处于Fock 态情形 | 第87-88页 |
·小结 | 第88-93页 |
第六章 一般参量频率上转换量子系统的时间演化与量子起伏 | 第93-107页 |
·一般参量频率上转换量子系统的动力学模型 | 第93-94页 |
·薛定谔方程的一般解 | 第94-99页 |
·输出场正交分量的量子起伏 | 第99-103页 |
·初态为两模压缩Fock态时系统的压缩效应 | 第99-102页 |
·初态为两模压缩相干态时系统的压缩效应 | 第102-103页 |
·初态为两模Fock态和两模相干态时系统的量子起伏 | 第103页 |
·小结 | 第103-107页 |
第七章 一般二阶非线性频率转换两模量子场耦合系统的时间演化 | 第107-117页 |
·动力学模型 | 第107-108页 |
·一般二阶参量频率转换两模量子场耦合系统薛定谔方程的通解 | 第108-115页 |
·小结 | 第115-117页 |
附录A | 第117-119页 |
结论 | 第119-121页 |
致谢 | 第121-122页 |
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22-12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