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1页 |
| 1 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 ·产业发展与人才需求的多样化 | 第11-12页 |
| ·家具设计本质的提升 | 第12页 |
| ·家具设计实务的拓展 | 第12-13页 |
| 2 设计教育、家具设计教育及其国内外概况 | 第13-22页 |
| ·设计、设计教育 | 第13-15页 |
| ·设计 | 第13-14页 |
| ·设计教育 | 第14-15页 |
| ·家具、家具设计、家具设计教育 | 第15-17页 |
| ·家具 | 第15-16页 |
| ·家具设计 | 第16页 |
| ·家具设计教育 | 第16-17页 |
| ·国外现代设计教育现状与思想 | 第17-19页 |
| ·国外现代设计教育思想概述 | 第17页 |
| ·国外现代设计教学体系的基本类型 | 第17-19页 |
| ·国内外现代家具设计教育概述 | 第19-22页 |
| ·国外家具设计教育概述 | 第19-20页 |
| ·国内家具设计教育概述 | 第20-22页 |
| 3 家具设计本质与家具设计教育本质 | 第22-28页 |
| ·认识“家具”是认识家具设计本质的基础 | 第22-23页 |
| ·家具设计教育是一种综合性设计教育 | 第23页 |
| ·家具设计教育集中体现工业设计教育的特点 | 第23-25页 |
| ·家具设计教育是一种特殊的工业设计教育 | 第25-26页 |
| ·家具设计教育的发展趋势 | 第26-28页 |
| 4 中国家具产业对家具设计专业人才的基本需求 | 第28-36页 |
| ·不同企业类型人才需求量的调查及其结果分析 | 第28-30页 |
| ·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 第29页 |
| ·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 第29-30页 |
| ·企业对毕业生专业技能要求的调查及其分析 | 第30-33页 |
| ·中国家具产业转型决定了对人才综合素质的需求 | 第31-32页 |
| ·学生的产品造型设计能力是最受企业欢迎的技能 | 第32页 |
| ·适合家具生产技术格局相对稳定的技术技能 | 第32页 |
| ·市场研究尤其是国际市场研究能力成为基本的技能 | 第32-33页 |
| ·来自于生产实践的管理技能 | 第33页 |
| ·以往毕业生追踪及其对学校教育工作意见的反馈调查及其分析 | 第33-36页 |
| 5 中国林业高等院校家具设计专业(方向)教育现状与特点 | 第36-41页 |
| ·木材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延伸与拓展 | 第36页 |
| ·多模式、多层次 | 第36-38页 |
| ·工程设计教育模式 | 第36-37页 |
| ·工业设计教育模式 | 第37页 |
| ·“综合性”教育模式 | 第37页 |
| ·多层次教育体系(从学士到博士的培养层) | 第37-38页 |
| ·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8-41页 |
| ·条块分割的复杂局面 | 第38页 |
| ·技术与艺术的简单结合 | 第38-39页 |
| ·教育与社会的脱节 | 第39-40页 |
| ·师资队伍建设滞后 | 第40页 |
| ·教学体系中的各种问题 | 第40-41页 |
| 6 中国林业高等院校家具设计专业教育模式探讨 | 第41-57页 |
| ·正确处理木材科学技术与家具工程技术的关系 | 第41-42页 |
| ·木材科学技术与家具工程技术的相关性 | 第41页 |
| ·以家具工程技术为目标的采纳与拓展 | 第41-42页 |
| ·正确处理工业设计教育基础与家具设计专业技能的关系 | 第42-44页 |
| ·工业设计专业的基本素质模块 | 第42-43页 |
| ·家具设计专业技能 | 第43-44页 |
| ·工业设计知识基础与家具专业技能的有机结合 | 第44页 |
| ·关于木材和木质材料的技术与艺术 | 第44-46页 |
| ·设计中的技术与艺术 | 第44-45页 |
| ·木材科学与技术作为设计教育中工程技术教育的突破口 | 第45页 |
| ·强调关于“木材的技术与艺术”的教育特色 | 第45-46页 |
| ·以人为本、因材施教 | 第46-47页 |
| ·理工科生源的选择与培养 | 第46页 |
| ·艺术类生源的选择与培养 | 第46-47页 |
| ·设计设计者 | 第47页 |
| ·思想统一的教学与教学管理 | 第47-48页 |
| ·强调实践性环节的教学计划 | 第48-49页 |
| ·以专业综合素质为前提的基础课教学 | 第49-50页 |
| ·五年制学制的倡议 | 第50页 |
| ·教学计划的制定原则与示例 | 第50-54页 |
| ·教学大纲的制定原则 | 第54-55页 |
| ·教学方法的改革 | 第55页 |
| ·设计类专业学生思想品德教育 | 第55-57页 |
| 7 结论 | 第57-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 致谢 | 第63-64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