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1 绪论 | 第13-41页 |
·介孔分子筛的合成 | 第14-22页 |
·水热法合成介孔分子筛 | 第14-15页 |
·温和条件下合成介孔分子筛 | 第15-16页 |
·介孔分子筛的形成与孔径控制 | 第16-22页 |
·介孔分子筛稳定性的研究 | 第22-23页 |
·介孔分子筛的表征 | 第23-27页 |
·介孔分子筛的催化性能 | 第27-32页 |
·介孔分子筛的催化裂化性能 | 第28页 |
·介孔分子筛对烷基化和酰基化反应的催化性能 | 第28-29页 |
·介孔分子筛对羟化反应的催化性能 | 第29页 |
·介孔分子筛对聚合反应与异构化反应的催化性能 | 第29页 |
·介孔分子筛对NO_x的处理等氧化还原反应催化性能 | 第29-30页 |
·介孔分子筛在加氢反应中的催化行为 | 第30页 |
·介孔分子筛的光催化反应性能 | 第30-31页 |
·对手性合成等反应的催化性能 | 第31-32页 |
·介孔分子筛在其它方面的应用 | 第32页 |
·介孔TiO_2的合成及其应用 | 第32-38页 |
·含钛介孔分子筛的合成 | 第33-35页 |
·含钛介孔分子筛的表面修饰 | 第35-36页 |
·含钛介孔分子筛的催化性能 | 第36-38页 |
·介孔分子筛的研究与应用前景 | 第38-39页 |
·本文的选题背景与主要的工作内容 | 第39-41页 |
2 MCM-41介孔分子筛的合成与苯催化加氢反应性能 | 第41-63页 |
·实验 | 第41-45页 |
·实验所用试剂及规格 | 第41-42页 |
·两步水热法合成MCM-41介孔分子筛 | 第42页 |
·(水)热稳定性实验与负载Pt样品的制备 | 第42-43页 |
·表征介孔分子筛的仪器及测试条件 | 第43-44页 |
·介孔分子筛苯催化加氢反应性能的评价 | 第44-4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5-62页 |
·XRD分析结果 | 第45-50页 |
·样品的元素分析 | 第50页 |
·样品的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分析 | 第50-54页 |
·样品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54-56页 |
·样品的热分析 | 第56页 |
·样品的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 | 第56-60页 |
·样品的苯加氢反应催化性能 | 第60-62页 |
·本章小节 | 第62-63页 |
3 含Ni介孔分子筛的合成与苯催化加氢反应性能 | 第63-87页 |
·实验 | 第63-65页 |
·两步法合成含Ni介孔分子筛 | 第63-64页 |
·载Pt样品的制备 | 第64页 |
·样品的热稳定性和水热稳定性实验 | 第64页 |
·样品物化性能的表征 | 第64-65页 |
·含Ni介孔分子筛苯催化加氢反应性能的评价 | 第6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5-86页 |
·样品的XRD分析结果 | 第65-70页 |
·样品的比表面积和孔径分析结果 | 第70-76页 |
·样品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76-77页 |
·样品的热分析 | 第77-78页 |
·程序升温还原(TPR) | 第78-79页 |
·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 | 第79-83页 |
·样品的苯催化加氢反应性能 | 第83-86页 |
·本章结论 | 第86-87页 |
4 含Co介孔分子筛的合成、粒径控制与稳定性 | 第87-110页 |
·含Co介孔分子筛的合成与稳定性研究 | 第87-103页 |
·实验 | 第87-8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88-103页 |
·本节结论 | 第103页 |
·纳米含Co介孔分子筛的合成与表征 | 第103-110页 |
·实验 | 第103-10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04-107页 |
·本节结论 | 第107-110页 |
5 层状材料为前驱物合成高稳定性的介孔分子筛 | 第110-144页 |
·层状材料为前驱物合成高稳定性含Ni介孔分子筛与表征 | 第110-125页 |
·实验 | 第110-11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11-125页 |
·本节结论 | 第125页 |
·以天然粘土为原料合成高稳定性的介孔分子筛 | 第125-144页 |
·实验 | 第125-12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26-143页 |
·本节结论 | 第143-144页 |
6 杂原子介孔分子筛的合成 | 第144-166页 |
·水热法合成杂原子介孔分子筛 | 第144-157页 |
·实验 | 第144-14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46-157页 |
·本节结论 | 第157页 |
·微波法合成杂原子介孔分子筛 | 第157-166页 |
·实验 | 第157-15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58-165页 |
·本节结论 | 第165-166页 |
7 介孔TiO_2的合成表征与催化性能 | 第166-187页 |
·实验 | 第166-169页 |
·实验所用化学试剂 | 第167页 |
·介孔二氧化钛的合成 | 第167页 |
·介孔二氧化钛的表征与所用仪器 | 第167页 |
·介孔二氧化钛光催化活性测试实验 | 第167-168页 |
·水杨酸异戊酯的合成实验 | 第168-16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69-185页 |
·介孔二氧化钛的XRD分析 | 第169-171页 |
·介孔二氧化钛的比表面积与孔径分析 | 第171-174页 |
·介孔二氧化钛的FT-IR分析 | 第174-176页 |
·介孔二氧化钛的TEM分析 | 第176-177页 |
·介孔二氧化钛的光催化性能 | 第177页 |
·以浓H_2SO_4为催化剂合成IAS | 第177-180页 |
·以TiO_2固体超强酸TiO_2/SO_4~(2-)为催化剂合成IAS | 第180-184页 |
·以介孔二氧化钛固体超强酸为催化剂合成IAS | 第184-185页 |
·本章结论 | 第185-187页 |
全文结论 | 第187-189页 |
参考文献 | 第189-207页 |
致谢 | 第207-208页 |
攻读博士期间已发表和待发表论文 | 第208-20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