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 第1-12页 |
一、研究缘起 | 第7页 |
二、学术史回顾 | 第7-11页 |
三、论文构想 | 第11-12页 |
第一章 文脉与旅游形象的阐释 | 第12-19页 |
第一节 文脉的理论分析 | 第12-14页 |
一、文化 | 第12页 |
二、文脉 | 第12-13页 |
三、文脉的分类 | 第13-14页 |
第二节 旅游形象的理论分析 | 第14-15页 |
一、旅游形象 | 第14页 |
二、旅游形象的分类 | 第14-15页 |
第三节 文脉与旅游形象设计构思方法和理论 | 第15-19页 |
一、文脉与旅游形象设计模型 | 第15-17页 |
二、结合文脉进行旅游形象设计的建议 | 第17-19页 |
第二章 九江区域文脉分析 | 第19-39页 |
第一节 九江区域文脉分析 | 第19-35页 |
一、九江区域自然地理特征 | 第19-23页 |
二、九江区域人文社会文化 | 第23-34页 |
三、九江区域文脉结构分析 | 第34-35页 |
第二节 九江区域旅游生产力空间布局 | 第35-39页 |
一、九江区域旅游生产力现状分析 | 第35-36页 |
二、九江区域旅游生产力设计 | 第36-39页 |
第三章 九江区域旅游形象分析 | 第39-55页 |
第一节 九江区域客源市场现状 | 第39-46页 |
一、九江区域国内客源市场抽样统计的基本状况 | 第41-43页 |
二、九江区域国际客源市场抽样统计的基本状况 | 第43-45页 |
三、九江区域客源市场特征与文脉和旅游形象的互动关系 | 第45-46页 |
第二节 九江区域旅游形象感知分析 | 第46-49页 |
一、九江区域旅游信息认知途径分析 | 第47页 |
二、九江区域旅游形象感知分类分析 | 第47-48页 |
三、九江区域旅游服务质量的评价 | 第48-49页 |
四、调查分析 | 第49页 |
第三节 长江沿线几个城市区域的旅游形象比较研究 | 第49-52页 |
一、宜昌 | 第49-50页 |
二、岳阳 | 第50-51页 |
三、安庆 | 第51-52页 |
第四节 九江区域旅游形象定位 | 第52-55页 |
一、理念定位 | 第52-53页 |
二、宣传口号 | 第53-55页 |
第四章 九江区域旅游形象设计与宣传 | 第55-60页 |
第一节 九江区域旅游形象设计 | 第55-58页 |
一、显性感知系统 | 第55-57页 |
二、隐性感知系统 | 第57-58页 |
第二节 九江区域旅游形象宣传 | 第58-60页 |
一、形象广告策略 | 第58-59页 |
二、网络促销 | 第59页 |
三、旅游节事活动 | 第59-60页 |
结语 | 第60-61页 |
注释 | 第61-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后记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