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1 绪论 | 第8-12页 |
1.1 工业控制组态软件动态 | 第8-11页 |
1.1.1 组态软件技术发展现状 | 第8-9页 |
1.1.2 组态软件的发展趋势 | 第9-11页 |
1.2 论文主要任务 | 第11-12页 |
2 图形开发系统结构分析和设计 | 第12-17页 |
2.1 组态系统软件结构 | 第12页 |
2.2 组态软件图形开发系统结构划分 | 第12-13页 |
2.3 系统设计模式的选择与应用 | 第13-17页 |
2.3.1 工厂模式(Factory Method) | 第13-14页 |
2.3.2 基于工厂模式的类设计 | 第14-17页 |
3 组态软件图形开发系统的实现 | 第17-55页 |
3.1 图形元素 | 第17-19页 |
3.1.1 基本图元 | 第17页 |
3.1.2 图元的整合和分解 | 第17-19页 |
3.1.3 图形元素的类设计 | 第19页 |
3.2 图形编辑模块 | 第19-34页 |
3.2.1 图元创建 | 第19-23页 |
3.2.2 图形属性设置 | 第23-24页 |
3.2.3 典型图元编辑操作的实现 | 第24-27页 |
3.2.4 图库 | 第27-28页 |
3.2.5 COM组件的引入 | 第28-32页 |
3.2.6 绘图界面闪烁的处理 | 第32-33页 |
3.2.7 图元的内部存取 | 第33-34页 |
3.3 动画连接组态模块 | 第34-45页 |
3.3.1 动画连接概述 | 第34-35页 |
3.3.2 动画连接组态的实现 | 第35-45页 |
3.4 XML数据交互模块 | 第45-55页 |
3.4.1 XML文档存取与解析 | 第45-47页 |
3.4.2 组态数据读取模块 | 第47-51页 |
3.4.3 运行数据生成模块 | 第51-55页 |
4 图形开发系统的工程应用实例 | 第55-58页 |
4.1 系统应用背景介绍 | 第55页 |
4.2 工程图形组态设计 | 第55-57页 |
4.3 系统运行情况 | 第57-58页 |
结论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