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20页 |
·论文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8-11页 |
·论文研究的背景 | 第8-10页 |
·论文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本领域的研究现状 | 第11-18页 |
·供应链协同中的策略问题 | 第11-14页 |
·供应链的协同模型 | 第14-15页 |
·供应链协同伙伴的选择方法 | 第15页 |
·战术层协同问题 | 第15-17页 |
·供应链协同的支持问题 | 第17页 |
·供应链协同中的其他问题 | 第17-18页 |
·论文结构与主要内容 | 第18-19页 |
·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2 供应链管理基础理论 | 第20-30页 |
·供应链的基本理论 | 第20-22页 |
·供应链的概念 | 第20-21页 |
·供应链的结构模型 | 第21页 |
·供应链的主要特征 | 第21-22页 |
·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理论 | 第22-25页 |
·供应链管理的概念 | 第22-23页 |
·供应链管理涉及的内容 | 第23页 |
·供应链管理的运营机制 | 第23-25页 |
·供应链协同的基本理论 | 第25-30页 |
·协同概念探悉 | 第25-26页 |
·供应链协同的类型 | 第26-27页 |
·供应链协同的重要作用 | 第27-29页 |
·供应链协同效果的外在表现 | 第29-30页 |
3 制约供应链协同的主要因素及其机理 | 第30-41页 |
·动力因素的制约及其机理 | 第30-35页 |
·企业级管理者 | 第30-34页 |
·其他相关人员 | 第34-35页 |
·企业基础的制约及其机理 | 第35-37页 |
·物质与技术基础 | 第36页 |
·管理基础 | 第36-37页 |
·企业的文化基础 | 第37页 |
·环境的制约及其机理 | 第37-38页 |
·信息共享的制约及其机理 | 第38-39页 |
·信任的制约及其机理 | 第39页 |
·激励机制的制约及其机理 | 第39-40页 |
·业务标准化的制约及其机理 | 第40-41页 |
4 供应链协同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与评价方法评述 | 第41-64页 |
·供应链协同效果评价的特点 | 第41-42页 |
·指标选取的主要原则 | 第42-43页 |
·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43-52页 |
·输入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43-47页 |
·输出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47-52页 |
·对指标选择的其他考虑 | 第52页 |
·供应链协同效果评价方法评述 | 第52-60页 |
·采用DEA模型的重要原因 | 第52-53页 |
·DEA的C2R模型 | 第53-57页 |
·DEA的C2GS2模型 | 第57-58页 |
·决策单元在DEA相对有效面上的投影 | 第58-59页 |
·和谐分析方法评述 | 第59-60页 |
·输入输出数据处理方法 | 第60-64页 |
·模糊数学方法在指标处理中的运用 | 第61-62页 |
·层次分析法在确定指标权重中的运用 | 第62-63页 |
·指标得分的计算 | 第63-64页 |
5 供应链协同效果评价的实证分析 | 第64-75页 |
·供应链的选取 | 第64-65页 |
·数据处理 | 第65-70页 |
·数据采集方法 | 第65页 |
·输入输出指标的数据处理 | 第65-70页 |
·量化评价结果分析 | 第70-73页 |
·供应链应努力的方向 | 第73-75页 |
6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75-77页 |
·全文总结 | 第75-76页 |
·研究展望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2页 |
致 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