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纳森·卡勒之“文学能力”辨析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前言 | 第7-9页 |
第一部分 文学能力与语言学 | 第9-26页 |
第一节 符号系统 | 第9-19页 |
一、文学文本的符号性质—能指/所指 | 第10-15页 |
二、文学系统的共时性 | 第15-19页 |
第二节 语言/言语 | 第19-25页 |
一、“语言/言语”二分法的意义 | 第19-20页 |
二、“能力”与“表现” | 第20-25页 |
小结 | 第25-26页 |
第二部分 文学能力与结构主义诗学 | 第26-37页 |
第一节 诗学 | 第26-32页 |
一、雅各布森的诗学 | 第27-30页 |
二、与解释学对立的诗学 | 第30-31页 |
三、将语言能力排除在外的文学能力 | 第31-32页 |
第二节 结构 | 第32-36页 |
一、结构的概念及其先验性 | 第33-34页 |
二、关于文学系统的假设 | 第34-35页 |
三、文学能力是一种结构能力 | 第35-36页 |
小结 | 第36-37页 |
第三部分 文学能力与文学四要素 | 第37-44页 |
第一节 读者—作者 | 第37-40页 |
一、对读者角色的理解 | 第37-39页 |
二、掌握文学能力的作者 | 第39-40页 |
第二节 从“文本”到“空间” | 第40-44页 |
一、对整体性的追求 | 第40-41页 |
二、互文性的文本 | 第41-43页 |
小结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