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丰煤矿顶板突水机理及防治技术研究
1 绪论 | 第1-23页 |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本文的研究思路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22-23页 |
2 华丰井田地质及水文地质概况 | 第23-42页 |
·华丰井田地质概况 | 第23-37页 |
·华丰井田水文地质概况 | 第37-42页 |
3 4煤顶板砂岩、第三系砾岩分布规律及富水性 | 第42-60页 |
·概述 | 第42-44页 |
·4煤顶板砂岩分布规律及其富水性 | 第44-47页 |
·第三系砾岩分布规律及其富水性 | 第47-55页 |
·4煤顶板富水区的划分 | 第55-59页 |
·本章小节 | 第59-60页 |
4 上覆岩层在采动影响下的运动规律 | 第60-90页 |
·“上三带”理论概述 | 第60-61页 |
·采动影响下覆岩断裂破坏和离层规律 | 第61-78页 |
·二维平面相似材料模拟实验 | 第78-88页 |
·本章小节 | 第88-90页 |
5 砾岩突水特征及突水机理 | 第90-114页 |
·前组煤顶板突水情况及原因分析 | 第90-96页 |
·砾岩突水特点、规律和通道 | 第96-99页 |
·导水裂隙带对砾岩含水层的影响 | 第99-111页 |
·斑裂纹对砾岩含水层突水影响机制 | 第111-113页 |
·本章小节 | 第113-114页 |
6 顶板水的防治技术措施 | 第114-120页 |
·1409工作面的顶板水防治技术措施 | 第114-115页 |
·华丰煤矿顶板水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 第115-120页 |
7 主要结论 | 第120-121页 |
致谢 | 第121-122页 |
参考文献 | 第122-12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论文 | 第12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