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6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23页 |
| ·引言 | 第16页 |
| ·植物凝集素在抗蚜研究中的应用 | 第16-18页 |
| ·植物凝集素的抗虫机理 | 第16-17页 |
| ·植物凝集素的抗蚜应用前景 | 第17-18页 |
| ·(E)-β-法尼烯 (EβF) | 第18-19页 |
| ·EβF 的产生 | 第18-19页 |
| ·EβF 的功能 | 第19页 |
| ·抗蚜性评价 | 第19-21页 |
| ·田间小麦抗蚜性鉴定 | 第19-20页 |
| ·室内抗蚜性鉴定方法 | 第20-21页 |
| ·转基因作物抗蚜效果评价研究方法 | 第21页 |
|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1-23页 |
| 第二章 转凝集素基因小麦对麦长管蚜的抗性评价 | 第23-36页 |
| ·材料 | 第23-24页 |
| ·供试小麦品种 | 第23页 |
| ·供试昆虫 | 第23页 |
| ·主要试剂 | 第23-24页 |
| ·仪器设备 | 第24页 |
| ·方法 | 第24-26页 |
| ·转基因小麦 DNA 的提取 | 第24页 |
| ·凝集素目标基因的检测 | 第24-25页 |
| ·麦长管蚜在转凝集素基因小麦上取食行为记录与分析 | 第25页 |
| ·多目标综合判别法鉴定不同品种(系)小麦抗性和建立实验种群 | 第25-26页 |
|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26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6-34页 |
| ·转凝集素基因小麦的目标基因的检测 | 第26-27页 |
| ·麦长管蚜在转凝集素基因小麦及常规小麦品种(系)上的取食行为 | 第27-33页 |
| ·麦长管蚜在转凝集素基因及常规小麦品种(系)上生命表参数 | 第33-34页 |
| ·多目标综合判别法鉴定转凝集素基因小麦和常规小麦不同品种(系)抗蚜性 | 第34页 |
| ·结论与讨论 | 第34-36页 |
| ·外源凝集素对蚜虫取食行为的影响 | 第34页 |
| ·抗性因子可能存在的部位 | 第34-35页 |
| ·EPG 技术对转基因作物评价的作用 | 第35-36页 |
| 第三章 凝集素对麦长管蚜的影响 | 第36-48页 |
| ·材料 | 第36-37页 |
| ·供试昆虫 | 第36页 |
| ·主要试剂 | 第36-37页 |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37页 |
| ·方法 | 第37-38页 |
| ·全纯人工饲料和饲蚜器的制备 | 第37页 |
| ·供试凝集素和饲养方法 | 第37页 |
| ·凝集素对麦长管蚜的毒力效果测定 | 第37页 |
| ·不同浓度凝集素对麦长管蚜存活率及大小的影响 | 第37-38页 |
| ·不同浓度凝集素对麦长管蚜单虫产仔数和产仔时间的影响 | 第38页 |
| ·ConA 对麦长管蚜取食行为的影响 | 第38页 |
| ·数据处理 | 第38页 |
| ·结果分析 | 第38-46页 |
| ·凝集素对麦长管蚜的毒力效果 | 第38页 |
| ·不同浓度凝集素对麦长管蚜存活率及大小的影响 | 第38-40页 |
| ·不同浓度凝集素对麦长管蚜蜕皮指数的影响 | 第40-41页 |
| ·不同浓度凝集素对麦长管蚜单虫产仔数和产仔时间的影响 | 第41-43页 |
| ·不同浓度 ConA 对麦长管蚜取食行为的影响 | 第43-46页 |
| ·结论与讨论 | 第46-48页 |
| 第四章 转 EβF 合成酶基因小麦对麦长管蚜的抗性评价 | 第48-58页 |
| ·材料 | 第48-49页 |
| ·供试小麦品种 | 第48页 |
| ·供试昆虫 | 第48-49页 |
| ·主要试剂和仪器设备 | 第49页 |
| ·方法 | 第49-50页 |
| ·EβF 合成酶目标基因检测 | 第49页 |
| ·麦长管蚜对转 EβF 合成酶基因小麦的选择性 | 第49页 |
| ·Y 型嗅觉仪测定麦长管蚜对转 EβF 合成酶基因小麦的嗅觉行为 | 第49-50页 |
| ·多目标综合判别法鉴定对转 EβF 合成酶基因小麦的抗性和建立实验种群 | 第50页 |
| ·不同浓度 EβF 对麦长管蚜的驱避作用 | 第50页 |
| ·麦长管蚜对不同浓度 EβF 的嗅觉反应 | 第50页 |
| ·不同浓度 EβF 对麦长管蚜有翅蚜形成和种群数量的影响 | 第50页 |
| ·数据分析 | 第50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50-56页 |
| ·转 EβF 合成酶基因小麦的目标基因的检测 | 第50-51页 |
| ·麦长管蚜对转 EβF 合成酶基因小麦的选择性 | 第51-52页 |
| ·麦长管蚜对转 EβF 合成酶基因基因小麦的嗅觉反应 | 第52-53页 |
| ·麦长管蚜在转 EβF 合成酶基因小麦上生命表参数 | 第53-54页 |
| ·多目标综合判别法鉴定转 EβF 合成酶基因小麦抗蚜性 | 第54-55页 |
| ·EβF 对麦长管蚜的驱避作用 | 第55-56页 |
| ·不同浓度 EβF 对麦长管蚜有翅蚜形成和种群数量的影响 | 第56页 |
| ·结论与讨论 | 第56-58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58-60页 |
| ·建立了基于麦长管蚜生命参数和取食行为波型为指标的抗生型转基因小麦评价体系 | 第58页 |
| ·测定两种不同糖特异性结合的凝集素对麦长管蚜的影响 | 第58-59页 |
| ·转 EβF 合成酶基因小麦及人工合成 EβF 对麦长管蚜的驱避作用及有效浓度的确定 | 第59-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9页 |
| 致谢 | 第69-71页 |
| 作者简介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