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景论治历节病的文献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文献综述 | 第8-16页 |
前言 | 第16-17页 |
1 病名源流 | 第17-18页 |
2 仲景以前对历节病的认识与研究 | 第18-23页 |
·马王堆医书 | 第18页 |
·《黄帝内经》 | 第18-20页 |
·病名分类 | 第18-19页 |
·病因病机 | 第19-20页 |
·脉证论治 | 第20页 |
·《神农本草经》 | 第20-22页 |
·《难经》 | 第22-23页 |
3 仲景对历节病的阐述与论治 | 第23-39页 |
·病因病机 | 第23-25页 |
·肝肾不足,寒湿内侵 | 第23页 |
·胃有蕴热,外感风湿 | 第23-24页 |
·阴血亏虚,外受风邪 | 第24页 |
·阳虚湿胜,外受风邪 | 第24页 |
·饮食不节,内伤肝肾 | 第24-25页 |
·症状分析 | 第25-26页 |
·治则治法 | 第26-27页 |
·散寒除湿 | 第26-27页 |
·疏风祛湿 | 第27页 |
·清热除湿 | 第27页 |
·滋阴养血 | 第27页 |
·类证鉴别 | 第27-29页 |
·历节病与湿病鉴别 | 第27-28页 |
·历节病与黄汗鉴别 | 第28-29页 |
·方证探讨 | 第29-39页 |
1 乌头汤 | 第29-34页 |
·症状表现 | 第29页 |
·方药分析 | 第29-30页 |
·煎服方法 | 第30页 |
·临床运用 | 第30-34页 |
·寒湿历节 | 第30-31页 |
·脱疽 | 第31页 |
·脚气重证 | 第31页 |
·腹痛 | 第31页 |
·牙痛 | 第31-32页 |
·阳痿 | 第32页 |
·痉证 | 第32页 |
·眩晕 | 第32-33页 |
·遗尿 | 第33页 |
·癃闭 | 第33页 |
·三叉神经痛 | 第33页 |
·慢性关节炎及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 | 第33-34页 |
·坐骨神经痛 | 第34页 |
·分析探讨 | 第34页 |
2. 桂枝芍药知母汤 | 第34-39页 |
·症状表现 | 第34页 |
·方药分析 | 第34-35页 |
·煎服方法 | 第35页 |
·临床运用 | 第35-38页 |
·历节 | 第35-36页 |
·痛风 | 第36页 |
·咳喘 | 第36页 |
·水肿 | 第36-37页 |
·深部组织炎 | 第37页 |
·坐骨神经痛 | 第37页 |
·关节型银屑病 | 第37页 |
·红斑性肢痛症 | 第37-38页 |
·腱鞘炎 | 第38页 |
·肩周炎 | 第38页 |
·腰椎间盘突出 | 第38页 |
·分析探讨 | 第38-39页 |
4 仲景以后对历节病研究的继承与发展 | 第39-48页 |
·晋唐时代 | 第39-43页 |
·《诸病源候论》与《外台秘要》历节病证治的研究 | 第39-41页 |
·《备急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历节病证治的研究 | 第41-43页 |
·宋元时代 | 第43-46页 |
·金元四大家历节病证治研究 | 第43-44页 |
·《太平圣惠方》历节病证治研究 | 第44页 |
·《仁斋直指方论》历节病证治研究 | 第44-45页 |
·《普济本事方》历节病证治研究 | 第45-46页 |
·明清时代 | 第46-48页 |
·《景岳全书》历节病证治研究 | 第46-47页 |
·《临证指南医案》历节病证治研究 | 第47页 |
·《金匮翼》历节病证治研究 | 第47-48页 |
结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个人简历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