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 第1-8页 |
·本研究的立题依据 | 第6-7页 |
·研究思路 | 第7页 |
·论文的篇章结构 | 第7-8页 |
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第8-13页 |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 第8-10页 |
·国家、区域和城市尺度 | 第8-9页 |
·城市内部尺度 | 第9-10页 |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 第10-12页 |
·区位理论方面的研究 | 第10页 |
·对生产服务业的研究 | 第10-11页 |
·对信息产业方面的相关研究 | 第11-12页 |
·小结 | 第12-13页 |
3 企业区位理论的回顾 | 第13-19页 |
·单部门企业区位论及其发展 | 第13-15页 |
·运费因子 | 第13-14页 |
·劳动力因子 | 第14页 |
·集聚因子 | 第14页 |
·对市场地域的研究 | 第14-15页 |
·行为区位论 | 第15页 |
·多部门企业(公司)区位 | 第15-17页 |
·主要的商业服务业业区位理论 | 第17-18页 |
·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 | 第17页 |
·廖什的中心地理论 | 第17-18页 |
·20世纪70 年代以来的新进展 | 第18页 |
·小结 | 第18-19页 |
4 信息时代企业区位因子的变化 | 第19-23页 |
·传统的企业区位因子的变化 | 第19-21页 |
·原料 | 第19页 |
·交通 | 第19-20页 |
·劳动力 | 第20页 |
·集聚 | 第20页 |
·市场 | 第20-21页 |
·信息时代的新的区位因子、区位条件 | 第21-22页 |
·社会-文化 | 第21页 |
·风险资本 | 第21页 |
·通讯网络 | 第21-22页 |
·信息时代的企业区位决策理论基础和方法概览 | 第22-23页 |
5 信息时代企业区位的实证研究——以上海大都市区为例 | 第23-36页 |
·实证研究一:上海大都市区20 世纪90 年代中期以来工业区位的变动 | 第23-28页 |
·研究数据的选取及处理 | 第23-24页 |
·上海大都市区域20 世纪90 年代中期以来工业区位的变动 | 第24-25页 |
·上海大都市区域20 世纪90 年代中期以来工业区位的变动原因分析 | 第25-28页 |
1 历史因素 | 第25-26页 |
2 级差地租 | 第26页 |
3 交通运输 | 第26页 |
4 劳动力 | 第26-27页 |
5 集聚 | 第27页 |
6 互联网的影响 | 第27-28页 |
·实证研究二:上海大都市区内基于互联网的企业区位问题初步分析 | 第28-36页 |
·什么是基于互联网的企业? | 第28-31页 |
·研究数据的选取及处理 | 第31-32页 |
·上海大都市区内基于互联网的企业的空间分布 | 第32-33页 |
·上海大都市区内基于互联网的企业的区位因子探析 | 第33-36页 |
1 受办公楼现状影响 | 第33页 |
2 政策与规划 | 第33-34页 |
3 历史 | 第34页 |
4 交通 | 第34-35页 |
5 集聚 | 第35页 |
6 互联网的影响 | 第35-36页 |
6 结语 | 第36-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