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软件论文--操作系统论文

分布式系统高精度时间同步技术研究

第一章 绪论第1-10页
 1.1 时间同步简介第7-9页
  1.1.1 时间同步的应用需求第7-8页
  1.1.2 时间同步技术的发展第8-9页
 1.2 本研究工作的主要内容第9页
 1.3 本研究工作的意义第9页
 1.4 论文的结构第9-10页
第二章 时间频率标准第10-21页
 2.1 时间标准测定第10-11页
 2.2 现有的时间标准第11-14页
  2.2.1 世界时(Universal Time,UT)第11-12页
  2.2.2 历书时(Ephemeris Time,ET)第12-13页
  2.2.3 原子时(Atomic Time,AT)第13页
  2.2.4 协调世界时(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UTC)第13-14页
  2.2.5 地球动力学时(Terrestrial Dynamic Time,TDT)第14页
 2.3 频率标准第14-16页
 2.4 频率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第16-21页
  2.4.1 频率准确度第16页
  2.4.2 频率偏差第16-17页
  2.4.3 时域频率稳定度第17-20页
  2.4.4 频率漂移率(频率老化率)第20-21页
第三章 常用时间同步技术第21-29页
 3.1 短波同步技术第21-22页
 3.2 长波同步技术第22页
 3.3 卫星通信第22-24页
  3.3.1 GPS第23-24页
 3.4 其它同步方式第24-25页
 3.5 双向比对时间同步技术第25-29页
  3.5.1 精度分析第26-27页
  3.5.2 方案实现所需要的关键技术第27-28页
  3.5.3 伪码测量第28-29页
第四章 总体设计第29-42页
 4.1 总体设计框图第29-30页
 4.2 工作流程第30-31页
 4.3 时间比对信号第31-34页
 4.4 时钟比对信号捕获模块第34-35页
 4.5 时间参数测量模块第35-36页
  4.5.1 时间差测量第35-36页
  4.5.2 频率测量第36页
 4.6 从站调整部分第36-38页
 4.7 微控制器第38-39页
 4.8 时钟产生模块(时间计数器)第39页
 4.9 本地比对信号产生模块第39-42页
第五章 具体实现第42-51页
 5.1 发送数据格式第45-46页
 5.2 系统工作时钟模块第46-47页
 5.3 比对信号捕获模块第47-48页
 5.4 时间参数测量模块第48页
 5.5 从站调整部分第48-49页
 5.6 微控制器第49页
 5.7 本地时钟产生模块第49页
 5.8 本地比对信号产生模块第49-50页
 5.9 同步精度分析第50-51页
第六章 系统改进和总结第51-59页
 6.1 绝对时间同步第51页
 6.2 提高时钟工作频率第51页
 6.3 时间差比对部分改进设想第51-57页
  6.3.1 校正原理介绍第53-57页
 6.4 总结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63页
声明第63-64页
致谢第64-65页
附录一 从站捕获模块 VHDL程序第65-67页
附录二 主站控制模块 VHDL程序第67-70页
附录三 时间差精测量模块 VHDL程序第70-72页
附录四 相位估计 Matlab仿真程序第72-74页
附录五 相位估计 DSP主要程序第74-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长江三角洲典型污染农田土壤多氯联苯分布、微生物效应和生物修复研究
下一篇:不同纲(罗非鱼/大鼠)肝细胞移植的初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