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35页 |
第一章 土壤与环境中PCBs的来源、生态毒性和污染现状 | 第17-23页 |
·PCBs来源 | 第17-18页 |
·PCBs在环境中的发现及其生态毒性 | 第18-20页 |
·PCBs污染现状 | 第20-23页 |
·全球的污染状况 | 第20-21页 |
·我国的污染状况 | 第21-23页 |
第二章 PCBs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 | 第23-31页 |
·PCBs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的历史回顾 | 第23-25页 |
·生物修复的概念和特点 | 第23页 |
·PCBs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的研究历史 | 第23-25页 |
·PCBs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的途径及其机理 | 第25-27页 |
·微生物修复 | 第25-26页 |
·植物修复 | 第26-27页 |
·微生物—植物联合修复 | 第27页 |
·微生物—动物联合修复 | 第27页 |
·影响PCBs生物修复效率的因素及其调控途径 | 第27-29页 |
·生物物种 | 第27-28页 |
·环境条件 | 第28-29页 |
·PCBs的初始浓度 | 第29页 |
·PCBs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技术的应用前景 | 第29-31页 |
第三章 本论文研究的科学问题与研究内容及目标 | 第31-35页 |
·本论文研究的科学问题 | 第31-33页 |
·污染高风险区PCBs的分布特征 | 第31-32页 |
·在土壤中PCBs的吸附行为及其微生物学效应 | 第32页 |
·PCBs长期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 | 第32-33页 |
·研究内容和目标 | 第33-35页 |
·重金属典型污染区农田土壤PCBs及有机氯农药的分布特征 | 第33页 |
·PCBs典型污染区农田PCBs污染特征 | 第33页 |
·秸秆焚烧灰分对PCBs污染土壤修复的影响 | 第33-34页 |
·PCBs污染土壤的微生物学效应 | 第34页 |
·有机物料对土著微生物修复PCBs污染土壤的强化作用 | 第34页 |
·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PCBs污染土壤 | 第34-35页 |
第二部分 实验部分 | 第35-95页 |
第四章 重金属复合污染区表层土壤PCBs和有机氯农药分析 | 第36-46页 |
·引言 | 第3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6-37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36页 |
·样品采集 | 第36-37页 |
·样品前处理 | 第37页 |
·气相色谱分析条件 | 第37页 |
·质量控制 | 第37页 |
·结果 | 第37-41页 |
·多氯联苯和有机氯农药的含量 | 第37-38页 |
·bPCBs和有机氯农药在土壤中分布 | 第38-41页 |
·讨论 | 第41-44页 |
·土壤中Cu含量对PCBs与有机氯污染物残留的影响 | 第41-42页 |
·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中PCBs与有机氯农药残留的影响 | 第42-43页 |
·土壤pH和有机质含量对土壤中PCBs与有机氯农药残留的影响 | 第43-44页 |
·可能的污染源分析 | 第44页 |
·结论 | 第44-46页 |
第五章 典型污染区PCBs的来源与分布 | 第46-56页 |
·引言 | 第4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6-47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46-47页 |
·样品采集与处理 | 第47页 |
·样品的提取和净化 | 第47页 |
·样品分析 | 第47页 |
·质量控制 | 第47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47-55页 |
·PCBs在土壤中的分布特征 | 第48-50页 |
·PCBs在生物体内的含量及同系物的分布 | 第50-53页 |
·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影响 | 第53-55页 |
·对PCBs污染源的初步探讨 | 第55页 |
·结论 | 第55-56页 |
第六章 PCBs污染土壤的微生物学效应 | 第56-64页 |
·引言 | 第56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56-58页 |
·土壤样品 | 第56页 |
·测定方法 | 第56-57页 |
·土壤中PCBs测定 | 第57页 |
·土壤微生物碳(Cmic)、氮(Nmic)测定 | 第57页 |
·土壤基础呼吸测定 | 第57页 |
·土壤微生物区系测定 | 第57页 |
·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测定 | 第57页 |
·数据处理 | 第57-5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8-62页 |
·土壤中PCBs的组成特征 | 第58页 |
·PCBs污染土壤的微生物区系效应 | 第58-59页 |
·PCBs污染土壤的微生物基础呼吸效应 | 第59页 |
·PCBs污染土壤的微生物生物量碳、生物量氮效应 | 第59-61页 |
·PCBs污染土壤的种群结构组成效应 | 第61-62页 |
·结论 | 第62-64页 |
第七章 秸秆焚烧灰分对土壤吸附PCBs的影响 | 第64-70页 |
·引言 | 第64-6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65-66页 |
·试剂及材料 | 第65页 |
·仪器及测试条件 | 第65页 |
·实验和测定方法 | 第65页 |
·数据处理 | 第65-6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6-69页 |
·灰份的含量对PCBs吸附的影响 | 第66-68页 |
·灰分类别对PCBs吸附的影响 | 第68-69页 |
·结论 | 第69-70页 |
第八章 有机物料对污染土壤中PCBs修复的研究 | 第70-80页 |
·引言 | 第70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70-72页 |
·试验材料 | 第70-71页 |
·土壤 | 第70页 |
·有机物料 | 第70页 |
·化学标准品 | 第70-71页 |
·试验设计 | 第71页 |
·分析方法 | 第71-72页 |
·PCBs测定 | 第71页 |
·PLFA测定 | 第71-72页 |
·数据处理 | 第7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72-77页 |
·有机物料类别对土著微生物降解PCBs影响 | 第72-74页 |
·厌氧—好氧连续处理对土壤修复的影响 | 第74-75页 |
·微生物种群结构的变化 | 第75-77页 |
·结论 | 第77-80页 |
第九章 多氯联苯污染农田土壤的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 | 第80-89页 |
·引言 | 第80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80-81页 |
·实验材料 | 第80-81页 |
·供试土壤 | 第80页 |
·供试植物 | 第80页 |
·供试微生物 | 第80-81页 |
·主要化学品 | 第81页 |
·实验方法 | 第81页 |
·盆栽实验 | 第81页 |
·PCBs测定 | 第81页 |
·数据处理 | 第81页 |
·结果 | 第81-87页 |
·土壤中PCBs同系物及其总量的变化 | 第81-84页 |
·植物根中PCBs的含量特征 | 第84-87页 |
·土壤污染程度和微生物对植物生长量的影响 | 第87页 |
·讨论 | 第87-88页 |
·紫花苜蓿修复PCBs污染土壤 | 第87-88页 |
·微生物修复PCBs污染土壤 | 第88页 |
·结论 | 第88-89页 |
第十章 全文总讨论与结论 | 第89-95页 |
·总讨论 | 第89-93页 |
·PCBs的来源与分布 | 第89-90页 |
·PCBs污染土壤的生态风险 | 第90-91页 |
·PCBs污染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影响 | 第91-92页 |
·PCBs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 | 第92-93页 |
·秸秆焚烧对PCBs土-水分配系数影响与POM-SPE研究方法应用 | 第93页 |
·全文主要研究结论 | 第93-94页 |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94页 |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94页 |
·后续研究展望 | 第94-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114页 |
致谢 | 第114-115页 |
附录 | 第11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