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10页 |
第一部分 我国农业植物检疫体系的现状 | 第10-43页 |
第一章 我国现行的植物检疫管理体制的历史演变 | 第10-15页 |
1 植物检疫工作管理体系 | 第10-13页 |
·出入境植物检疫管理体系 | 第11-12页 |
·全国农业植物检疫管理体系 | 第12-13页 |
·全国森林植物检疫管理体系 | 第13页 |
2 现行的植物检疫管理机构 | 第13-15页 |
第二章 现行植物检疫法律、法规和规章 | 第15-19页 |
1 现行植物检疫法律、法规 | 第15页 |
2 农业部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植物检疫法规、规章 | 第15-16页 |
3 与农林植物检疫有关的主要法律、法规、规章 | 第16-17页 |
4 植物检疫的对象 | 第17-18页 |
5 植物检疫范围 | 第18页 |
6 植物检疫法规历史的沿革 | 第18-19页 |
7 国际间与植物检疫相关的法规 | 第19页 |
第三章 植物检疫措施标准 | 第19-25页 |
1 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ISPMs) | 第19-20页 |
·已经完成的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 | 第19-20页 |
·已分发各成员和区域植物保护组织磋商或开放修订的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 | 第20页 |
·正在起草和提交的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 | 第20页 |
2 国内农业植物检疫措施标准 | 第20-22页 |
·国内已经完成和施行的农业植物检疫措施标准 | 第20-21页 |
·完成起草和在审定中的检疫措施标准 | 第21-22页 |
·正在或计划研制起草中的检疫措施标准 | 第22页 |
3 出入境植物检疫措施标准及管理办法 | 第22-25页 |
第四章 国内农业植物检疫的主要特点 | 第25-37页 |
1 贸易全球化 | 第25页 |
2 引种调种 | 第25-29页 |
·国内引种调种情况 | 第26-27页 |
·2001-2003年浙江省引种调种情况 | 第27页 |
·引进植物繁殖材料存在的问题 | 第27-29页 |
3 外来入侵生物 | 第29-37页 |
·入侵种类 | 第29页 |
·传播途径 | 第29-30页 |
·浙江省外来有害生物发生情况 | 第30-35页 |
·外来入侵生物防治情况 | 第35页 |
·国内外对外来入侵生物研究管理现状 | 第35-37页 |
第五章 当前农业植物检疫存在的突出问题 | 第37-43页 |
1 植物检疫法律法规不适应 | 第37-40页 |
·法律地位不适应 | 第37-38页 |
·宗旨不适应 | 第38页 |
·内容不适应 | 第38-40页 |
2 机构设置不规范,管理体制不适应 | 第40-42页 |
·国内植物检疫和口岸植物检疫的矛盾日益突出 | 第40-41页 |
·农业检疫和林业检疫之间的纠纷不断 | 第41-42页 |
3 用于检疫工作的人、财、物等基础工作不适应 | 第42页 |
4 检疫技术水平与国际差距较大 | 第42-43页 |
第二部分 加入WTO后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 第43-52页 |
第六章 《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议》的基本原则及对我国农业植物检疫的影响 | 第43-46页 |
1 《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议》的基本原则 | 第43-45页 |
·关于SPS措施的定义 | 第43-44页 |
·科学措施的使用 | 第44页 |
·使用国际标准 | 第44页 |
·进行风险评估 | 第44页 |
·标准的对等和相互承认 | 第44页 |
·控制、检验和批准程序 | 第44页 |
·透明度原则 | 第44页 |
·纠纷解决 | 第44-45页 |
·管理 | 第45页 |
2 《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议》对我国农业植物检疫的影响 | 第45-46页 |
·对植物检疫制度建设的影响 | 第45页 |
·对我国植物检疫法律、法规、规章的影响 | 第45-46页 |
·对植物检疫措施标准的影响 | 第46页 |
·对我国植物检疫传统做法的影响 | 第46页 |
第七章 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 第46-52页 |
1 加入WTO后农业植物检疫面临的挑战 | 第46-48页 |
·防止有害生物传入的压力 | 第47页 |
·检疫标准国际化的压力 | 第47页 |
·保护国内市场的压力 | 第47页 |
·开拓海外市场的压力 | 第47-48页 |
2 我国加入WTO后农业植物检疫发展的机遇 | 第48页 |
·面临的压力将成为进一步发展的动力 | 第48页 |
·检疫将得到更广泛的重视 | 第48页 |
·更需要借鉴国际先进做法 | 第48页 |
·得到国际支持和合作更多 | 第48页 |
3 加入WTO后植物检疫的对策建议 | 第48-52页 |
·完善植物检疫立法 | 第48页 |
·完善植物检疫管理体制 | 第48-49页 |
·加强宣传和人员培训 | 第49页 |
·采用国际惯例和通行做法 | 第49页 |
·研究利用国际标准,加强中国技术标准的制订 | 第49页 |
·重新确定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 | 第49页 |
·开展有害生物风险分析 | 第49页 |
·加强植物检疫手段建设 | 第49-50页 |
·建立无法定检疫病生的出口基地 | 第50页 |
·加强对小麦矮腥黑穗病(TCK)等重点外来有害生物的应对措施 | 第50页 |
·为外贸服务,促进农产品多出口 | 第50页 |
·增加农业检疫部门的对外交往 | 第50页 |
·建立“三统一,四互通”高效反应机制 | 第50页 |
·设立植物检疫专项基金 | 第50-51页 |
·组建快速反应团队 | 第51页 |
·针对性地开展技术研究 | 第51页 |
·加强外来入侵生物预防和控制的研究 | 第51-52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52-53页 |
附件 | 第53-94页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动植物检疫法》 | 第53-57页 |
2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动植物检疫法实施条例》 | 第57-62页 |
3 《植物检疫条例》 | 第62-64页 |
4 《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农业部分) | 第64-69页 |
5 《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林业部分) | 第69-72页 |
6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危险性病、虫、杂草名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潜在危险性病、虫、杂草名录(试行)》 | 第72-84页 |
7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禁止进境物名录 | 第84-86页 |
8 《关于发布全国植物检疫对象和应施检疫的植物、植物产品名单的通知》(农农发[1995]10号) | 第86-88页 |
9 《森林植物检疫对象和应施检疫的森林植物及其产品名单的通知》(林护通字[1996]2号) | 第88-90页 |
10 《关于水果、花卉、中药材等植物检疫工作分工问题的函》(国务院办公厅1997年) | 第90-91页 |
11 浙江省植物检疫实施办法 | 第91-94页 |
研究生就读期间撰写及发表论文 | 第94-95页 |
致谢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