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15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10页 |
·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0-11页 |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 | 第11-13页 |
·本文开展的主要工作 | 第13-15页 |
第二章 番茄振动和粘弹性分析 | 第15-22页 |
·番茄的物性和热流变损伤 | 第15-16页 |
·番茄的粘弹性 | 第16-19页 |
·番茄振动的非线性分析 | 第19-21页 |
·振动的非线性和线性的含义 | 第19-20页 |
·非线性振动的分类及研究方法 | 第20页 |
·番茄非线性振动的理论分析 | 第20-21页 |
·番茄在运输中所受的载荷 | 第21-22页 |
第三章 番茄运输振动模型的建立 | 第22-42页 |
·番茄粘弹塑性力学模型 | 第22-25页 |
·番茄的动力学方程 | 第25-28页 |
·番茄的振动响应 | 第28-29页 |
·缓冲材料的减振(隔振)效果 | 第29-34页 |
·番茄的传递函数 | 第34-37页 |
·多个番茄的理论建模 | 第37-42页 |
·简述 | 第37-38页 |
·系统辨识的基本原理 | 第38-42页 |
第四章 番茄运输振动的系统识别方法 | 第42-46页 |
·机械阻抗法的含义与应用 | 第42-44页 |
·机械阻抗的含义 | 第42页 |
·机械阻抗的测量 | 第42-43页 |
·番茄模态参数的识别方法 | 第43-44页 |
·实现模态参数的识别的其他方法 | 第44页 |
·番茄粘弹结构的识别方法 | 第44-46页 |
第五章 实验的方法和步骤 | 第46-64页 |
·实验仪器的简介 | 第46-47页 |
·实验应用的DASP(达世普)软件虚拟仪器库系统介绍 | 第47页 |
·实验方法的介绍 | 第47-48页 |
·实验中变时基技术的应用 | 第48-49页 |
·多个番茄的实验 | 第49-52页 |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第49-50页 |
·测点的选择 | 第50页 |
·传感器的选择 | 第50页 |
·激励方式的选择 | 第50-51页 |
·实验采样频率的选择 | 第51页 |
·原点导纳位置的选择 | 第51页 |
·定阶和拟合方法的选择 | 第51-52页 |
·实验的步骤和结果分析 | 第52-53页 |
·仪器的连接 | 第52页 |
·软件的操作步骤 | 第52-53页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53-64页 |
·单个番茄的传递特性 | 第53-56页 |
·番茄的非线性分析 | 第56-57页 |
·番茄的功率谱密度函数的分析 | 第57-58页 |
·番茄系统的模态分析 | 第58-61页 |
·粘弹性对番茄模态参数的影响 | 第61-62页 |
·番茄的质量对模态基频的影响 | 第62-64页 |
第六章 采用神经网络RBF对实验结果的分析 | 第64-72页 |
·人工神经网络的发展现状,历史和应用前景 | 第64页 |
·RBF神经网络 | 第64-70页 |
·RBF神经网络的概述 | 第64-65页 |
·Matlab神经网络处理分析结果 | 第65-66页 |
·神经网络的分析 | 第66-70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致谢 | 第75页 |
个人简介 | 第75页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