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8页 |
引 言 | 第8-12页 |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12-15页 |
·试验材料 | 第12页 |
·试验设计 | 第12-13页 |
·测定项目和方法 | 第13-14页 |
·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 | 第14页 |
·节水灌溉材料 | 第14-15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15-38页 |
·水稻旱作与稻米品质及产量性状的关系 | 第15-27页 |
·不同水稻品种水旱两作产量性状及其构成因素的差异 | 第15-16页 |
·不同品种水、旱两作的产量性状 | 第15-16页 |
·水旱两作产量及其构成因素间的相关分析 | 第16页 |
·水、旱两作对不同水稻品种(组合)品质的影响 | 第16-20页 |
·水、旱作对不同粳稻品种(组合)品质的影响及其相对影响率(RER ) | 第16-19页 |
·水、旱两作对不同籼稻品种(组合)品质的影响及其相对影响率(RER) | 第19页 |
·水、旱作对不同水稻品种(组合)品质等级指标和总评分 | 第19-20页 |
·水稻旱作条件下的品质分析 | 第20-27页 |
·3.1 水稻旱作条件下的品种(组合)品质偏相关分析 | 第20-23页 |
·水稻旱作条件下的品种(组合)品质多元回归分析 | 第23-24页 |
·水稻旱作条件下的品种(组合)品质主成分分 | 第24-27页 |
·生殖生长期不同阶段水分胁迫与稻米品质及产量性状的关系 | 第27-35页 |
·生殖生长期不同水分胁迫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第27-30页 |
·对加工品质的影响 | 第27-28页 |
·对外观品质的影响 | 第28-29页 |
·对蒸煮品质和营养品质的影响 | 第29-30页 |
·生殖生长期不同水分胁迫对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 第30-32页 |
·对产量的影响 | 第31页 |
·对产量构成的影响 | 第31-32页 |
·生殖生长期水分胁迫对籽粒充实度和部分生理指标的影响 | 第32-35页 |
·对籽粒充实度的影响 | 第32-33页 |
·颖花绿叶量的变化 | 第33-34页 |
·叶绿素含量的变化 | 第34页 |
·籽粒含水量变化 | 第34-35页 |
·优质水稻高产栽培的节水灌溉技术研究 | 第35-38页 |
·优质水稻“浅湿间歇”灌溉模式 | 第35-36页 |
·江淮地区水稻“浅湿间歇”灌溉需水量 | 第36-38页 |
3 结论与讨论 | 第38-43页 |
·结 论 | 第38页 |
·讨 论 | 第38-43页 |
·水分胁迫对某些生理指标、产量和米质的影响 | 第39页 |
·旱作品质性状间的的关系 | 第39页 |
·有关优质稻米品质形成规律的探讨 | 第39-41页 |
·发展优质稻米生产与节水灌溉相结合应注意的问题 | 第41页 |
·发展节水灌溉技术展望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9页 |
致 谢 | 第49-50页 |
作者简介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