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国家森林公园旅游静养区环境评价与建设研究
1 引言 | 第1-24页 |
·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 第11页 |
·基本概念 | 第11-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 | 第12页 |
·调查问卷法 | 第12页 |
·分区评测法 | 第12-13页 |
·主要的指标选取 | 第13页 |
·森林旅游活动适宜性研究 | 第13-14页 |
·旅游环境质量评价相关研究 | 第14-19页 |
·森林旅游生态环境质量研究 | 第14-15页 |
·森林景观视觉环境质量评价相关研究 | 第15-19页 |
·森林环境对人体健康有益作用的研究 | 第19-22页 |
·森林环境空气负离子对人体有益作用的研究 | 第19-21页 |
·森林环境植物精气资源研究 | 第21-22页 |
·园艺医药的发展研究 | 第22-23页 |
·园艺疗法的概念 | 第22页 |
·园艺医疗在国外的发展 | 第22-23页 |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 第23-24页 |
2 福州国家森林公园概况 | 第24-26页 |
·发展现状分析 | 第24-25页 |
·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建设的方向 | 第25-26页 |
3 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生态环境质量研究 | 第26-41页 |
·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各区负离子浓度测定研究 | 第26-32页 |
·试验仪器与方法 | 第26-27页 |
·结果与计算 | 第27-32页 |
·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可吸入颗粒物的研究 | 第32-34页 |
·研究方法 | 第32-33页 |
·结果分析 | 第33页 |
·分析与讨论 | 第33-34页 |
·空气细菌含量的研究 | 第34-37页 |
·研究方法 | 第34-35页 |
·测定结果 | 第35-36页 |
·结果分析 | 第36页 |
·讨论 | 第36-37页 |
·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声环境测定研究 | 第37-40页 |
·试验方法 | 第38页 |
·测定结果 | 第38-40页 |
·结果分析讨论 | 第40页 |
·小结 | 第40-41页 |
4 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不同景观视觉环境质量评价研究 | 第41-47页 |
·评价方法和内容 | 第41-44页 |
·森林景观类型的划分 | 第41页 |
·森林景色质量(SQ)客观评价 | 第41-42页 |
·森林景观视觉吸引力(VAC)的评价 | 第42-43页 |
·风景敏感水平(SL)的评价 | 第43页 |
·森林景观综合视觉质量(CTQ)的评价 | 第43-44页 |
·评价结果 | 第44-45页 |
·森林景观类型划分结果 | 第44页 |
·景色质量评价结果 | 第44页 |
·视觉吸引力评价结果 | 第44-45页 |
·风景敏感水平评价结果 | 第45页 |
·森林景观综合视觉质量评价结果 | 第45页 |
·结果分析 | 第45-46页 |
·小结 | 第46-47页 |
5 福州国家森林公园静养区环境规划与项目设计 | 第47-67页 |
·设计原则 | 第47-48页 |
·生态原则 | 第47页 |
·特色原则 | 第47页 |
·以人为本的原则 | 第47页 |
·动态原则 | 第47-48页 |
·系统原则 | 第48页 |
·市场原则 | 第48页 |
·福州国家森林公园静养区环境设计 | 第48-51页 |
·风格设计 | 第48-49页 |
·尺度设计 | 第49页 |
·材料设计 | 第49-50页 |
·色彩设计 | 第50-51页 |
·标志设计 | 第51页 |
·空间秩序 | 第51页 |
·静养区植物改造与配置研究 | 第51-59页 |
·植物的空间结构布局 | 第51-53页 |
·植物景观改造中植物种类的选择 | 第53-59页 |
·森林旅游静养区项目设计说明 | 第59-67页 |
·建设亲子园艺室,开展园艺医疗活动 | 第59-61页 |
·开设天然氧吧,负离子呼吸吐纳区 | 第61-62页 |
·森林氧吧(负离子呼吸区的)的建设 | 第62页 |
·森林物语 | 第62-63页 |
·静养区健康步道设计 | 第63-65页 |
·品茗听琴轩 | 第65页 |
·水体活动区的规划设计 | 第65-66页 |
·森林健康保健室 | 第66页 |
·本草纲目园(草药园) | 第66-67页 |
6 结论 | 第67-68页 |
附图 | 第68-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导师简介 | 第78-79页 |
个人简介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