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卫星电源系统设计分析与仿真
| 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4页 |
| 目录 | 第4-6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6-9页 |
| ·课题背景概述 | 第6-7页 |
| ·HXMT天文卫星 | 第6-7页 |
| ·HXMT电源系统 | 第7页 |
| ·计算机仿真 | 第7-8页 |
| ·论文内容和工作安排 | 第8-9页 |
| 第二章 卫星轨道及卫星姿态概述 | 第9-22页 |
| ·空间坐标系 | 第9-10页 |
| ·时间、基本常数与单位 | 第10-11页 |
| ·二体问题的运动微分方程 | 第11-12页 |
| ·开普勒轨道根数 | 第12-13页 |
| ·二体问题卫星星历的计算 | 第13-15页 |
| ·卫星的位置 | 第13-15页 |
| ·卫星的速度 | 第15页 |
| ·卫星轨道定轨公式 | 第15-17页 |
| ·卫星姿态 | 第17-19页 |
| ·卫星坐标系 | 第17-18页 |
| ·欧拉角式 | 第18-19页 |
| ·卫星轨道的摄动 | 第19-22页 |
| ·概述 | 第19-21页 |
| ·升交点赤经变化率 | 第21-22页 |
| 第三章 HXMT卫星电源系统 | 第22-32页 |
| ·导言 | 第22页 |
| ·HXMT电源系统的供电方案 | 第22-23页 |
| ·卫星对电源系统的设计要求 | 第23-26页 |
| ·飞行任务要求 | 第23页 |
| ·供电要求 | 第23-24页 |
| ·寿命及可靠性要求 | 第24页 |
| ·卫星总体和电源系统设计的相互制约因素 | 第24-26页 |
| ·HXMT太阳电池阵-蓄电池组电源系统 | 第26-32页 |
| ·系统结构 | 第26-27页 |
| 3 4.2 太阳电池阵 | 第27-29页 |
| ·蓄电池组配置 | 第29-30页 |
| ·电源控制设备的配置 | 第30-31页 |
| ·HXMT卫星电源系统能量平衡策略 | 第31-32页 |
| 第四章 太阳能电池-蓄电池组电源系统仿真算法 | 第32-40页 |
| ·光照条件 | 第32-35页 |
| ·太阳照射方向 | 第32-33页 |
| ·光照角 | 第33页 |
| ·日照率 | 第33-34页 |
| ·γ角 | 第34-35页 |
| ·能量平衡分析 | 第35-39页 |
| ·蓄电池组输出功率、放电电量及额定容量 | 第36-37页 |
| ·太阳电池阵功率 | 第37页 |
| ·能量平衡计算 | 第37-39页 |
| ·电源系统的实时充放电情况 | 第39-40页 |
| 第五章 天文卫星电源仿真系统的构建 | 第40-52页 |
| ·系统设计 | 第40-42页 |
| ·开发环境 | 第40页 |
| ·设计思想 | 第40-41页 |
| ·设计模型考虑 | 第41-42页 |
| ·模块划分 | 第42-45页 |
| ·模块介绍 | 第45-52页 |
| ·太阳电池阵模块 | 第45页 |
| ·卫星轨道参数模块 | 第45页 |
| ·姿态参数模块 | 第45-46页 |
| ·蓄电池模块 | 第46-47页 |
| ·负载模块及预估模块 | 第47-52页 |
| 第六章 HXMT设计与仿真结果分析 | 第52-61页 |
| ·系统分析与设计 | 第52-55页 |
| ·仿真结果 | 第55-60页 |
| ·结果分析 | 第60-61页 |
| 结束语 | 第61-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3页 |
| 硕士期间发表文章 | 第63-64页 |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