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页 |
一、 什么是女性主义法学——女性主义法学的双重身份 | 第9-21页 |
(一) 女性主义法学的政治身份 | 第11-14页 |
(二) 女性主义法学的学术身份 | 第14-21页 |
1 、 提出“妇女问题” | 第14-15页 |
2 、 关于女性主义法学方法论 | 第15-18页 |
3 、 关于女性主义法律推论 | 第18-21页 |
二、 社会性别分析视角——对女性主义法学再认识 | 第21-30页 |
(一) 什么是社会性别? | 第22-26页 |
(二) 将社会性别分析方法运用到法学研究中意味着什么? | 第26-28页 |
1 、 对当代西方主流政治哲学的批判 | 第26-27页 |
2 、 对具体法律制度的批判 | 第27-28页 |
(三) 社会性别分析方法的局限性 | 第28-30页 |
1 、 实际运用中以“女性社会性别”取代“男性社会性别” | 第28页 |
2 、 漠视“生理性别” | 第28-29页 |
3 、 无视人的其他社会身份 | 第29-30页 |
三、 重建——从改革社会性别分析方法开始 | 第30-33页 |
(一) 对“社会性别”再认识 | 第30-31页 |
(二) 对社会性别分析方法的补足 | 第31-33页 |
结语 写在女性主义法学之外 | 第33-34页 |
参考书目 | 第34-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