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5页 |
| 1 引言 | 第11页 |
| 2 热分析方法简介 | 第11-12页 |
| 3 热分析动力学方法简介 | 第12-13页 |
| 4 热分析动力学的基本原理 | 第13-15页 |
| 5 热分析动力学基本方法与进展 | 第15-19页 |
| 6 热分析新技术 | 第19-20页 |
| 7 热分析仪器的发展 | 第20-21页 |
| 8 热分析技术的应用 | 第21-24页 |
| 9 选题思想 | 第24-25页 |
| 第二章 温度积分 | 第25-43页 |
| 一. 温度积分概念的引入 | 第25-30页 |
| 二. 温度积分近似表达式的改进 | 第30-42页 |
| 1 温度积分近似表达式Ⅰ | 第30-33页 |
| 2 温度积分近似表达式Ⅱ | 第33-37页 |
| 3 普遍温度积分函数的近似表达式 | 第37-42页 |
| 三. 小结 | 第42-43页 |
| 第三章 非等温热分解反应的热分析动力学研究 | 第43-65页 |
| 1 总论 | 第43-45页 |
| 2 最可几机理函数的判定 | 第45-47页 |
| 3 最可几动力学模型函数判定步骤 | 第47-49页 |
| 4 偏钒酸铵热分解反应的热分析动力学研究 | 第49-56页 |
| 5 水合草酸钙脱水反应的热分析动力学研究 | 第56-60页 |
| 6 水合草酸锌晶体热分解反应的热分析动力学研究 | 第60-64页 |
| 7 热分析动力学研究小结 | 第64-65页 |
| 第四章 氨基酸的热解反应机理与热分析动力学研究 | 第65-91页 |
| 1 实验部分 | 第66页 |
| 2 结果与讨论 | 第66-90页 |
| ·缬氨酸、丙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和脯氨酸热解过程的TG-DTG曲线和热分解机理 | 第66-69页 |
| ·胱氨酸、半胱氨酸和甲巯氨酸热解反应的非等温动力学 | 第69-72页 |
| ·甘氨酸热解反应机理和非等温动力学 | 第72-75页 |
| ·酪氨酸热解机理与热解反应动力学 | 第75-77页 |
| ·色氨酸热解机理与热解反应动力学 | 第77-78页 |
| ·苯丙氨酸热解机理 | 第78-80页 |
| ·丝氨酸和苏氨酸热解机理与热解反应动力学 | 第80-81页 |
| ·组氨酸,赖氨酸和精氨酸热解机理与热解反应动力学 | 第81-84页 |
| ·天门冬氨酸和谷氨酸热解机理与热解反应动力学 | 第84-87页 |
| ·天门冬酰胺和谷氨酰胺热解机理与热解反应动力学 | 第87-90页 |
| 3 小结 | 第90-91页 |
| 第五章 NaOH-CuSO_4-H_2O_2-KSCN体系化学振荡的滴定量热研究 | 第91-101页 |
| 1 引言 | 第91-92页 |
| 2 实验部分 | 第92-93页 |
| 3 结果与讨论 | 第93-100页 |
| ·准等温过程的振荡现象 | 第93-94页 |
| ·Cu(Ⅱ)离子浓度的影响 | 第94页 |
| ·H_2O_2浓度的影响 | 第94-95页 |
| ·KSCN浓度的影响 | 第95页 |
| ·NaOH浓度的影响 | 第95页 |
| ·体系温度对振荡反应的影响 | 第95-97页 |
| ·搅拌对振荡反应的影响 | 第97-98页 |
| ·关于NaOH-Cu(Ⅱ)-H_2O_2-KSCN体系振荡机理的讨论 | 第98-100页 |
| 4 小结 | 第100-101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1-112页 |
| 附录 | 第112-113页 |
| 致谢 | 第1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