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测绘学论文--大地测量学论文--卫星大地测量与空间大地测量论文--全球定位系统(GPS)论文

高精度GPS定位及地壳形变分析若干问题的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致谢第10-1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23页
   ·GPS在地球动力学中的地位第16-18页
   ·高精度GPS定位模型研究进展第18-19页
   ·高精度GPS形变分析研究进展第19-21页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1-23页
第二章 高精度GPS观测模型第23-37页
   ·引言第23页
   ·观测方程第23-27页
     ·伪距观测方程第23-24页
     ·非差相位观测方程第24-26页
     ·差分相位观测方程第26-27页
   ·GPS观测网的基线数第27-28页
   ·大气折射误差第28-33页
     ·双频组合消除电离层误差第28-29页
     ·对流层折射误差模型第29-33页
   ·观测值的线性组合及其应用第33-35页
   ·本章小结第35-37页
第三章 GPS卫星轨道改进理论第37-52页
   ·引言第37页
   ·利用广播星历和精密星历计算卫星坐标第37-40页
     ·广播星历第37-38页
     ·精密星历第38-40页
   ·卫星运动方程和力学模型第40-44页
     ·卫星运动方程第41-42页
     ·摄动力模型第42-44页
   ·轨道积分第44-46页
     ·轨道积分的意义第44页
     ·Adams积分第44-46页
   ·卫星轨道改进算法第46-50页
     ·卫星轨道改进的概念第46页
     ·偏导数(?)的计算第46-48页
     ·观测方程的线性化第48-50页
   ·本章小结第50-52页
第四章 高精度GPS数据处理的系统偏差改正第52-62页
   ·引言第52页
   ·天线相位中心改正第52-54页
     ·卫星天线相位中心改正第52-53页
     ·接收机天线高改正第53-54页
   ·潮汐改正第54-60页
     ·固体潮改正第54-55页
     ·极潮改正第55-56页
     ·海潮负荷改正第56-60页
     ·大气负荷改正第60页
   ·本章小结第60-62页
第五章 参数约束平差与GPS网平差第62-74页
   ·引言第62页
   ·平差问题的基准第62-65页
     ·平差问题的基准条件第62-64页
     ·各种平差问题的一般解式及其转换第64-65页
   ·参数约束平差第65-70页
     ·参数约束平差定义第65-67页
     ·参数约束平差统一自由网平差算例第67-70页
   ·GPS测量的基准和参数估计第70-72页
   ·多期GPS网平差第72页
   ·本章小结第72-74页
第六章 GPS单历元阻尼LAMBDA算法及其应用第74-101页
   ·引言第74-75页
   ·单历元定位的可行性分析第75-78页
   ·常规单历元算法第78-79页
     ·计算步骤第78-79页
     ·常规单历元算法的几点说明第79页
   ·LAMBDA方法简介第79-83页
     ·整数最小二乘的分解第79-81页
     ·模糊度最小二乘问题第81-82页
     ·Z变换解模糊度最小二乘问题第82-83页
   ·阻尼LAMBDA方法第83-86页
     ·阻尼LAMBDA算法第83-85页
     ·单历元伪距与相位联合定位同单历元阻尼LAMBDA方法的等价性第85-86页
   ·具有坐标函数约束的阻尼LAMBDA算法第86-89页
     ·坐标函数约束第87-88页
     ·按附有条件的间接平差解算第88-89页
   ·单历元阻尼LAMBDA算法用于毫米级形变监测第89-91页
     ·单历元定位的精度评定第89页
     ·观测值随机误差模型精化第89-90页
     ·平滑处理第90-91页
   ·单历元阻尼LAMBDA算法用于GPS姿态定位第91-94页
     ·GPS测姿原理第91-93页
     ·GPS测姿的两种处理方案第93-94页
   ·应用算例第94-100页
     ·模拟形变监测实验第94-95页
     ·滑坡监测实验第95-97页
     ·平面约束下的动态定位实验第97页
     ·双频车载动态定位实验第97-98页
     ·GPS姿态定位实验第98-100页
   ·本章小结第100-101页
第七章 形变分析的参考框架第101-119页
   ·引言第101页
   ·参考框架的定义第101-104页
     ·国际天球参考系(ICRS)和国际天球参考框架(ICRF)第101-102页
     ·国际地面参考系(ITRS)和国际地面参考框架(ITRF)第102-103页
     ·世界大地坐标系WGS84和PZ-90坐标系第103-104页
   ·板块运动第104-108页
     ·全球板块的划分第105页
     ·板块运动的无整体旋转第105-108页
   ·由ITRF2000计算全球板块运动欧拉矢量第108-116页
     ·ITRF2000简介第108-111页
     ·欧拉矢量计算方法第111-116页
   ·区域形变分析的参考框架第116-118页
     ·欧拉运动与七参数转换第116-117页
     ·区域参考框架第117-118页
   ·本章小结第118-119页
第八章 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基准站GPS数据处理第119-152页
   ·引言第119页
   ·数据准备第119-122页
     ·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简介第119-121页
     ·IGS数据准备第121-122页
   ·基线处理第122-125页
     ·基线处理方案第122-124页
     ·基线精度评定第124-125页
   ·坐标时间序列第125-135页
   ·GPS高程时间序列分析第135-137页
   ·GPS测站高程变化对大气负荷的响应第137-138页
   ·利用卡尔曼滤波估计GPS测站位移速度第138-145页
     ·经典卡尔曼滤波第138-139页
     ·参考历元坐标和速度的估计第139-140页
     ·欧亚板块背景场第140-142页
     ·GPS基准站相对于欧亚板块的速度场第142-145页
   ·中国大陆GPS基准站速度反映的板内构造块体运动特征第145-147页
   ·利用GPS监测中国沿海验潮站垂直运动的初步结果第147-150页
     ·监测沿海验潮站垂直运动的意义第147-148页
     ·GPS监测方案第148-149页
     ·沿海垂直位移结果第149-150页
   ·本章小结第150-152页
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第152-156页
   ·本文的贡献第152-154页
   ·展望与建议第154-156页
参考文献第156-163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163-164页

论文共1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市路外公共停车设施选址研究
下一篇:危险化学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