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Ⅰ | 第1-10页 |
英文摘要 Ⅲ | 第10-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31页 |
·植物脂肪氧合酶的结构与功能 | 第13-16页 |
·结构 | 第13-14页 |
·生理功能 | 第14-16页 |
·脂肪氧合酶酶促反应机理 | 第16-19页 |
·好氧催化特性 | 第16页 |
·反应机制 | 第16-18页 |
·动力学模型 | 第18-19页 |
·脂肪氧合酶酶促反应的应用 | 第19-21页 |
·制备风味物质 | 第19-20页 |
·工业应用 | 第20-21页 |
·脂肪氧合酶固定化方法 | 第21-22页 |
·吸附法 | 第21页 |
·共价偶联法 | 第21-22页 |
·交联法 | 第22页 |
·包埋法 | 第22页 |
·立题背景和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立题背景 | 第22-23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参考文献 | 第24-31页 |
第二章 大豆脂肪氧合酶的提取及影响酶活的因素 | 第31-41页 |
·引言 | 第31页 |
·实验材料 | 第31-32页 |
·实验试剂 | 第31-32页 |
·实验仪器 | 第32页 |
·实验方法 | 第32-33页 |
·大豆脂肪氧合酶的提取 | 第32页 |
·大豆脂肪氧合酶酶活的测定 | 第32-33页 |
·蛋白质浓度的测定 | 第33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3-39页 |
·大豆脂肪氧合酶的提取及稳定性 | 第33-34页 |
·温度对酶活的影响 | 第34页 |
·pH值对酶活的影响 | 第34-35页 |
·缓冲液浓度对酶活的影响 | 第35页 |
·添加剂对酶活的影响 | 第35-39页 |
·无机盐的影响 | 第36-37页 |
·有机非电解质的影响 | 第37页 |
·有机电解质的影响 | 第37-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1页 |
第三章 大豆脂肪氧合酶好氧催化合成亚油酸氢过氧化物 | 第41-55页 |
·引言 | 第41页 |
·实验材料 | 第41-42页 |
·实验试剂 | 第41-42页 |
·实验仪器 | 第42页 |
·实验方法 | 第42页 |
·亚油酸氢过氧化物的合成 | 第42页 |
·亚油酸氢过氧化物的定量分析方法 | 第42页 |
·反应动力学研究方法 | 第4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2-53页 |
·底物浓度效应 | 第43-44页 |
·缓冲液浓度及pH效应 | 第44-45页 |
·温度效应 | 第45页 |
·盐效应 | 第45-47页 |
·非极性有机溶剂效应 | 第47-48页 |
·表面活性剂效应 | 第48-49页 |
·吐温系列的影响 | 第48页 |
·其它表面活性剂的影响 | 第48-49页 |
·高浓度底物反应初探 | 第49-50页 |
·初期反应动力学分析 | 第50-53页 |
·酶浓度与反应初速度的关系 | 第50-51页 |
·底物亚油酸浓度对反应初速度的影响 | 第51-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5页 |
第四章 大豆脂肪氧合酶好氧催化的动力学控制 | 第55-66页 |
·引言 | 第55-56页 |
·实验材料 | 第56页 |
·实验试剂 | 第56页 |
·实验仪器 | 第56页 |
·实验方法 | 第56页 |
·脂肪氧合酶紫外光谱谱学特征 | 第56页 |
·亚油酸氢过氧化物的合成 | 第56页 |
·大豆脂肪氧合酶酶活的测定 | 第5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6-64页 |
·大豆脂肪氧合酶中铁的作用及价态变化 | 第57-59页 |
·外源亚油酸氢过氧化物对催化历程的影响 | 第59-60页 |
·外源三价铁离子对催化历程的影响 | 第60-62页 |
·外源二价铁离子对催化历程的影响 | 第62-63页 |
·脂肪氧合酶催化动力学控制因素 | 第63-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6页 |
第五章 亚油酸氢过氧化物的分析及初步应用 | 第66-84页 |
·引言 | 第66页 |
·实验材料 | 第66-67页 |
·实验试剂 | 第66页 |
·实验仪器 | 第66-67页 |
·原料亚油酸的提纯 | 第67-69页 |
·脲包法的理论和应用 | 第67-68页 |
·脲包法提纯亚油酸 | 第68-69页 |
·亚油酸氢过氧化物的液质联用分析 | 第69-75页 |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条件 | 第69-71页 |
·液质联用分析亚油酸氢过氧化物 | 第71-75页 |
·亚油酸氢过氧化物的初步应用 | 第75-82页 |
·亚油酸氢过氧化物的还原 | 第75-79页 |
·亚油酸氢过氧化物的还原 | 第75-76页 |
·还原产物的分析鉴定 | 第76-79页 |
·共轭羟基酸的氧化 | 第79-82页 |
·共轭羟基酸的氧化 | 第79页 |
·氧化产物的初步分析 | 第79-82页 |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4页 |
第六章 大豆脂肪氧合酶制剂的制备 | 第84-99页 |
·引言 | 第84-85页 |
·实验材料 | 第85页 |
·实验试剂 | 第85页 |
·实验仪器 | 第85页 |
·实验方法 | 第85页 |
·吸附法 | 第85页 |
·包埋法 | 第85页 |
·脂肪氧合酶酶活的测定 | 第8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85-97页 |
·吸附法制备大豆脂肪氧合酶制剂 | 第85-91页 |
·载体选择 | 第85-86页 |
·活性白土吸附制备大豆脂肪氧合酶制剂 | 第86-88页 |
·滑石粉吸附制备大豆脂肪氧合酶制剂 | 第88-89页 |
·制备条件优化及放大 | 第89-91页 |
·海藻酸钠包埋法制备大豆脂肪氧合酶制剂 | 第91-92页 |
·pH对酶制剂的影响 | 第91页 |
·有机溶剂对酶制剂的影响 | 第91-92页 |
·贮存方式 | 第92页 |
·酶制剂的稳定性比较 | 第92-93页 |
·酶制剂的酶促反应 | 第93-97页 |
·吸附法酶制剂的酶促反应 | 第93-94页 |
·包埋法酶制剂的酶促反应 | 第94-97页 |
·本章小结 | 第97页 |
参考文献 | 第97-99页 |
主要结论 | 第99-101页 |
创新点 | 第101-102页 |
致谢 | 第102-103页 |
发表论文清单 | 第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