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 第1-20页 |
第一章 对话场景中的中国现代小说理论话语 | 第20-87页 |
第一节 精英专业化与中国现代小说理论话语 | 第20-42页 |
第二节 创造·模仿·戏拟 | 第42-64页 |
第三节 大众传媒与中国现代小说理论话语 | 第64-87页 |
第二章 中国现代小说理论话语与古代小说理论话语涅槃式转型 | 第87-142页 |
第一节 雅·俗·大众化 | 第87-116页 |
第二节 史性·哲性·科学性 | 第116-142页 |
第三章 中国现代小说理论话语与西方小说理论话语:华魂·洋才 | 第142-159页 |
第一节 错位的选择 | 第142-153页 |
第二节 错位选择的合法性 | 第153-159页 |
第四章 微观中国现代小说理论话语 | 第159-216页 |
第一节 中国现代语境中的“小说” | 第159-173页 |
第二节 中国现代语境中的“三要素”说 | 第173-205页 |
第三节 中国现代语境中的小说叙述理论 | 第205-216页 |
第五章 张爱玲的“传奇”观:中国古代“常”与“奇”观念的现代转型 | 第216-238页 |
结语 | 第238-241页 |
部分参考文献 | 第241-251页 |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第251-252页 |
声明 | 第252-253页 |
后记 | 第253-2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