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光电池论文--太阳能电池论文

太阳电池用晶体硅的表面钝化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3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13-29页
   ·晶体硅太阳电池的研究历史和发展现状第13-16页
   ·晶体硅太阳电池技术第16-21页
     ·晶体硅太阳电池的工作原理第16-19页
     ·晶体硅太阳电池的薄片化第19-21页
   ·晶体硅太阳电池的表面复合第21-25页
     ·晶体硅太阳电池的表面状态第21-22页
     ·晶体硅太阳电池表面复合的物理机制第22-25页
   ·太阳电池用晶体硅的表面钝化第25-27页
     ·晶体硅表面钝化原理第25-26页
     ·晶体硅表面钝化技术第26-27页
   ·本文研究方向的提出第27-29页
第三章 实验内容与研究方法第29-41页
   ·验方案第29-30页
     ·PE-CVD沉积氮化硅薄膜钝化的研究第29页
     ·原子层沉积氧化铝薄膜钝化的研究第29-30页
     ·非晶硅薄膜钝化的研究第30页
   ·实验及测试设备第30-35页
     ·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系统第30-31页
     ·原子层沉积(ALD)系统第31-32页
     ·快速热处理(RTP)系统第32-33页
     ·少子寿命测试仪第33-34页
     ·高频电容测试系统第34-35页
   ·半导体材料界面性质的电容电压研究方法第35-41页
     ·高频电容法第35-37页
     ·低频电容法第37页
     ·高-低频电容法第37页
     ·对于金属-绝缘层-绝缘层-半导体(MIIS)结构的分析方法第37-41页
第四章 氮化硅薄膜钝化的研究第41-56页
   ·引言第41页
   ·氮化硅薄膜的微结构第41-43页
     ·氮化硅薄膜中的结构缺陷第41-42页
     ·氮化硅薄膜中的氢元素第42-43页
   ·实验第43页
   ·原生氮化硅薄膜的钝化效果及其热稳定性第43-55页
     ·原生氮化硅薄膜的钝化第43-45页
     ·快速热处理温度对氮化硅薄膜钝化稳定性的影响第45-46页
     ·快速热处理温度对氮化硅薄膜钝化稳定性及薄膜微结构的影响第46-51页
     ·快速热处理时间对氮化硅薄膜钝化稳定性及薄膜微结构的影响第51-55页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五章 氧化铝薄膜的钝化研究第56-67页
   ·引言第56页
   ·ALD-Al_2O_3与晶体硅的界面特性概述第56-58页
     ·ALD-Al_2O_3薄膜中的界面电荷第56-57页
     ·ALD-Al_2O_3/c-Si的界面图景第57-58页
   ·实验第58-59页
   ·快速热处理对ALD-Al_2O_3薄膜与晶体硅的界面电学性质的影响第59-65页
     ·快速热处理对ALD-Al_2O_3薄膜与晶体硅的界面复合的影响第59-63页
     ·快速热处理对Al_2O_3/c-Si界面电荷的影响第63-65页
   ·本章小结第65-67页
第六章 本征非晶硅薄膜及氮化硅/非晶硅薄膜叠层钝化的研究第67-74页
   ·引言第67-68页
   ·实验第68-69页
   ·本征非晶硅薄膜(a-Si)及氮化硅/非晶硅薄膜的钝化第69-71页
   ·氮化硅/非晶硅叠层钝化膜与晶体硅界面的电学性质第71-73页
   ·本章小结第73-74页
第七章 结论第74-76页
参考文献第76-83页
致谢第83-85页
个人简介第85-87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第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钛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合成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下一篇:作为太阳能电池前电极的氧化锌掺铝绒面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