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财政、国家财政论文--中国财政论文--国家公债、债券、外债论文

中国国债发行管理研究

中文摘要第1-4页
英文摘要第4-6页
第1章 绪论第6-13页
 1.1 背景与主题第6-8页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第8-10页
  1.2.1 西方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国债思想第8-9页
  1.2.2 国债理论在我国的发展与现状第9-10页
 1.3 思路、方法与重点第10-11页
 1.4 对国债概念的界定与说明第11-13页
第2章 国债规模管理第13-26页
 2.1 关于适度国债规模存在性的讨论第13-17页
  2.1.1 基本假设第13-14页
  2.1.2 世代交叠模型中的国债规模第14-16页
  2.1.3 适度国债规模的存在第16-17页
 2.2 我国国债规模的计量分析第17-22页
  2.2.1 国债规模计量指标的选择第17-20页
  2.2.2 我国国债规模的多元回归模型第20-22页
  2.2.3 我国国债规模影响因素分析第22页
 2.3 对我国国债规模的判断第22-26页
第3章 国债结构优化第26-37页
 3.1 国债期限结构优化第26-32页
  3.1.1 国债期限结构的管理目标第26-28页
  3.1.2 我国国债期限结构的现状第28-30页
  3.1.3 我国国债期限结构的改进第30-32页
 3.2 市场基准利率与国债利率结构第32-34页
 3.3 国债品种结构的改善第34-37页
第4章 国债发行方式的改进第37-48页
 4.1 我国国债发行方式评述第37-39页
 4.2 对国债招标发行方式的考察第39-44页
  4.2.1 国债招标发行制度的比较分析第40-42页
  4.2.2 国债招标过程的博弈分析第42-44页
 4.3 我国国债发行方式的优化第44-48页
  4.3.1 记账式国债发行方式的优化第44-46页
  4.3.2 凭证式国债发行方式的优化第46-48页
第5章 国债发行管理的实现第48-55页
 5.1 系统目标与设计原则第48-49页
 5.2 系统结构与实现第49-55页
基本结论与展望第55-57页
参考文献第57-60页
附录世代交叠模型中关键表达式的推导第60-6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第63-64页
致谢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电子商务中企业物流策略研究
下一篇:丙烯酸废水湿式催化氧化催化剂及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