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森林树种论文--阔叶乔木论文--杨论文

地下滴灌下沙地杨树速生丰产机制与灌溉制度研究

前言第1-11页
第一章 滴灌在林业上应用的研究与进展第11-18页
 1 滴灌的应用发展第11-12页
 2 滴灌在林业上的应用研究第12-14页
   ·滴灌在用材林、苗木培育等方面的应用研究第12-13页
   ·滴灌在经济林培育上的应用研究第13-14页
 3 滴灌对树木生理活动的影响第14-15页
 4 对土壤特性的影响的研究第15页
 5 对滴灌灌溉制度探索的研究第15-16页
 6 小结第16-18页
第二章 地下滴灌条件下杨树速生丰产用材林树木生长和生理生态特性第18-48页
 1 实验地条件第18页
 2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18-23页
   ·试验区设置第18-19页
   ·土壤剖面调查及某些土壤性质的测定第19-20页
     ·土壤剖面调查第19页
     ·土壤材料的准备第19页
     ·土壤容重、田间持水量及饱和含水量的测定第19-20页
     ·质地分析第20页
   ·树木生长调查第20页
   ·生物量调查第20-21页
   ·根量和根型调查第21-22页
     ·实验地<10mm的吸收根调查第21-22页
     ·根型调查第22页
   ·树木各器官的养分分析第22页
   ·土壤含水量、树木叶水势及树木叶光合因子的测定第22-23页
     ·土壤含水量测定第22页
     ·树木叶水势测定第22页
     ·树木叶光合因子测定第22-23页
   ·数据分析第23页
 3 结果与讨论第23-45页
   ·土壤剖面及土壤某些性质的研究第23-24页
   ·林木生长及林地生产力第24-26页
   ·林分生物量第26-27页
   ·林分根型及吸收根根量第27-33页
     ·地下滴灌区与常规灌溉区树木根型比较第27页
     ·地下滴灌区与常规灌溉区林分内<10mm根系分布比较第27-32页
     ·单株林木距离树体不同距离根系的分布第32-33页
   ·树木各器官的养分分析第33-34页
   ·土壤含水量(绝对含水量)第34-35页
   ·树木叶水势第35-36页
     ·树木叶水势日变化第35页
     ·地下滴灌周期内树木叶水势变化第35-36页
   ·树木光合作用及相关因子第36-43页
     ·树木光合作用日动态第36-39页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树木光合作用第39-43页
   ·地下滴灌应用于杨树人工林培育效益分析第43-45页
 4 小结第45-48页
第三章 沙地条件下杨树速生丰产幼林地下滴灌灌溉制度初探第48-85页
 1 实验地条件第48页
 2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48-50页
   ·试验设置第48页
   ·土壤剖面调查及土壤某些性质的测定第48-49页
     ·土壤剖面调查第49页
     ·土壤材料的准备第49页
     ·土壤容重、田间持水量及饱和含水量的测定第49页
     ·质地分析第49页
   ·林木生长调查第49页
   ·土壤含水量、树木叶水势及树木叶光合因子的测定第49-50页
     ·土壤含水量测定第49页
     ·树木叶水势测定第49-50页
     ·树木叶光合因子测定第50页
   ·数据分析第50页
 3 结果与分析第50-82页
   ·土壤剖面及土壤水分特征第50-51页
   ·林木月生长比较第51-53页
     ·林木胸径和树高第51页
     ·林木胸径、树高月净增长第51-52页
     ·材积月净增长比率第52-53页
   ·土壤含水量分析第53-62页
     ·各处理各层土壤含水量变化第53-55页
     ·春季(5月1日~5月9日)各处理地表下0~18cm土壤含水量比较第55-57页
     ·春季(5月20日~5月28日)各处理分层土壤含水量的比较第57-59页
     ·夏季一个灌溉周期各处理各层土壤含水量对比第59-60页
     ·秋季各处理各层土壤含水量对比第60-62页
   ·叶水势分析第62-68页
     ·各处理早晨6:00叶水势变化第62-66页
     ·秋季14:00叶水势分析第66页
     ·秋季6:00叶水势与14:00叶水势的比较及其与空气温湿度的关系分析第66-68页
   ·各处理树木叶光合因子分析第68-70页
     ·环境因子的分析第68页
     ·净光合速率第68-69页
     ·蒸腾速率第69页
     ·气孔导度第69页
     ·水分利用效率第69-70页
   ·各层土壤含水量与对应叶水势之间的回归关系第70-81页
     ·各层土壤含水量与对应6:00叶水势之间的回归关系第70-79页
     ·各层土壤含水量与对应14:00叶水势之间的回归关系第79-80页
     ·以上所求得回归方程的比较与分析第80-81页
   ·地下滴灌节水灌溉制度的探索第81-82页
     ·灌溉持续时间的探讨第81页
     ·临界土壤含水量的探讨第81-82页
 4 小结与讨论第82-85页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第85-87页
参考文献第87-91页
个人简介第91-92页
导师简介第92-93页
致谢第93-94页

论文共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境外项目融资与出口信贷支持研究
下一篇:大众传媒体育信息影响我国大学生体育生活的实证与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