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8页 |
第一章 公司治理 | 第8-9页 |
第二章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 | 第9-13页 |
2.1 股权结构不合理 | 第10-12页 |
2.2 对小股东的权益保护较弱 | 第12页 |
2.3 三会监督职能不到位 | 第12页 |
2.4 缺乏职业经理人 | 第12-13页 |
2.5 扭曲的激励机制 | 第13页 |
第三章 公司治理结构缺陷影响下的会计行为 | 第13-17页 |
3.1 公司在申请股票发行时的会计行为 | 第15页 |
3.2 上市公司在股票上市后的会计行为 | 第15-16页 |
3.3 上市公司接受审计时的会计行为 | 第16-17页 |
第四章 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措施与制度 | 第17-42页 |
4.1 独立董事制度 | 第17-22页 |
4.1.1 独立董事与独立董事制度 | 第17页 |
4.1.2 独立董事制度与公司治理机构 | 第17页 |
4.1.3 我国引进独立董事制度的现状和问题 | 第17-20页 |
4.1.4 对我国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建议 | 第20-22页 |
4.2 股份评估及补偿权制度 | 第22-24页 |
4.2.1 股份评估及补偿权制度的概念和特征 | 第22-23页 |
4.2.2 股份评估及补偿权与公司治理结构 | 第23页 |
4.2.3 我国股份评估及补偿权的实践 | 第23-24页 |
4.3 股东代表诉讼制度 | 第24-25页 |
4.3.1 股东代表诉讼的概念及引入股东代表诉讼的意义 | 第24-25页 |
4.3.2 股东代表诉讼制度与公司治理 | 第25页 |
4.4 员工持股计划 | 第25-26页 |
4.4.1 员工持股计划的概念 | 第25页 |
4.4.2 员工持股计划对改善公司治理结构的作用 | 第25-26页 |
4.5 有效的财务报告防范体系 | 第26-42页 |
4.5.1 财务报告粉饰与财务报告防范的内涵 | 第26-27页 |
4.5.2 有效的财务报告防范体系与公司治理机制 | 第27-28页 |
4.5.3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现状和问题 | 第28-29页 |
4.5.4 建立有效财务报告防范体系的措施 | 第29-32页 |
4.5.5 财务报告中应规范披露的若干会计信息及改进措施 | 第32-42页 |
4.5.5.1 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会计信息披露问题 | 第32-35页 |
4.5.5.2 资产重组会计处理及会计信息披露问题 | 第35-36页 |
4.5.5.3 合并会计报表信息披露问题 | 第36-38页 |
4.5.5.4 财务报告中应改进的其他相关会计信息 | 第38-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后记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