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13页 |
一、 文献研究 | 第13-15页 |
1. 仲景原文对柴胡桂枝汤的论述 | 第13页 |
2. 古代医籍对柴胡桂枝汤运用范围的论述 | 第13页 |
3. 柴胡桂枝汤的现代临床应用 | 第13-14页 |
4. 柴胡桂枝汤的现代药理研究 | 第14页 |
5. 《伤寒论》对脾胃疾病与柴、桂方剂之间联系的描述 | 第14-15页 |
二、 理论探讨 | 第15-29页 |
1. 升降失常是脾胃疾病的基本病机之一 | 第15-16页 |
2. 气机升降与出入之间的关系 | 第16-17页 |
3. 桂枝汤调出入以利升降的机理探讨 | 第17-20页 |
4. 小柴胡汤转枢机利升降的机理探讨 | 第20-23页 |
5. 柴胡桂枝汤治疗胃疾的理法方药探讨 | 第23-29页 |
三、 实验研究 | 第29-34页 |
1. 实验目的 | 第29页 |
2. 实验材料 | 第29页 |
3. 实验方法 | 第29-30页 |
4. 数据处理 | 第30页 |
5. 观察指标及结果 | 第30-34页 |
6. 实验讨论 | 第34页 |
四、 调外气治内疾的相关问题探讨 | 第34-38页 |
1. 有助于理解仲景合方理论 | 第34-35页 |
2. 有助于充实脾胃理论,拓宽胃肠病诊疗思路 | 第35页 |
3. 有助于理解辛开苦降法治脾胃病的精髓 | 第35-36页 |
4. 有助于理解从肝、从肺论治胃疾而无肝肺症状的内涵 | 第36页 |
5. “少阳主枢”与“脾胃为枢”两枢并存的中医学意义 | 第36-38页 |
结语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附录1 | 第41-42页 |
附录2 | 第42-45页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