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绪论 | 第1-14页 |
| ·设备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及其产生的影响 | 第7-9页 |
| ·外设备诊断技术的发展概况 | 第9-11页 |
| ·我国设备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概况 | 第11页 |
| ·设备故障诊断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 第11页 |
| ·电机故障监测与诊断技术 | 第11-12页 |
| ·本课题的问题提出、研究内容和内容安排 | 第12-14页 |
| 第二章 电机故障的机理分析 | 第14-30页 |
| ·异步电机的基本结构组成即工作原理 | 第14-15页 |
| ·异步电机的基本结构 | 第14页 |
| ·异步电机的工作原理 | 第14-15页 |
| ·电机转子绕组故障的机理分析 | 第15-25页 |
| ·转子断条概叙 | 第18-19页 |
| ·鼠笼式异步电机断条故障分析 | 第19-20页 |
| ·断条故障时的频率特征 | 第20-21页 |
| ·转子绕组的故障诊断 | 第21-25页 |
| ·电机气隙偏心故障的机理分析 | 第25-30页 |
| ·偏心故障的发展过程 | 第25-26页 |
| ·气隙偏心故障时的电流频率特征 | 第26-27页 |
| ·气隙偏心故障时定字铁芯振动特征 | 第27-30页 |
| 第三章 故障监测与诊断的基本方法 | 第30-40页 |
| ·故障诊断与监测的基本方法 | 第30-31页 |
| ·均值法预测波形的一种改进 | 第31-33页 |
| ·灰色预测在电机振动波形和电流波形预测中的应用 | 第33-34页 |
| ·灰色系统关联的在设备故障诊断技术中的应用 | 第34-36页 |
| ·利用最大余弦法对电机模式识别的原理及过程 | 第36-37页 |
| ·模糊神经网络在故障诊断技术中的应用 | 第37-40页 |
| 第四章 电机故障诊断仪的总体设计方法 | 第40-49页 |
| ·诊断仪设计的主要思路 | 第40页 |
| ·诊断仪设计的要求及功能 | 第40-42页 |
| ·系统的工作原理及过程 | 第42-43页 |
| ·系统的开发工具与手段 | 第43-45页 |
| ·系统的抗干扰设计 | 第45-47页 |
| ·干扰产生的原因 | 第45-46页 |
| ·系统的抗干扰技术 | 第46-47页 |
| ·系统的可靠性设计 | 第47-49页 |
| 第五章 系统的硬件设计 | 第49-66页 |
| ·模拟电路的设计 | 第49-54页 |
| ·模拟电路部分简介 | 第49页 |
| ·电流信号的前置处理电路及滤波电路 | 第49-52页 |
| ·振动信号的前置处理及滤波电路 | 第52-54页 |
| ·数字电路的设计 | 第54-66页 |
| ·AT89C51芯片简介 | 第55页 |
| ·A/D模数转换器的工作原理及其与89C51的电路连接 | 第55-57页 |
| ·液晶显示模块工作原理及其与89C51的电路连接 | 第57-59页 |
| ·键盘显示扩展芯片82C79与89C51的电路连接 | 第59-60页 |
| ·数据存储器和程序存储器的扩展 | 第60-61页 |
| ·单片机与机算机的通讯 | 第61-64页 |
| ·系统的硬件设计参数及存储器地址分配 | 第64-66页 |
| 第六章 系统的软件设计 | 第66-79页 |
| ·系统的软件概述 | 第66页 |
| ·系统的初始化和监控模块 | 第66-71页 |
| ·系统的数据采集模块 | 第71页 |
| ·系统的分析模块 | 第71-76页 |
| ·液晶显示模块的软件设计 | 第76-79页 |
| 结论 | 第79-81页 |
| 致谢 | 第81-82页 |
| 参考文献 | 第82-84页 |
| 附录 | 第84-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