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前言 | 第1-13页 |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3-19页 |
| ·关于同伴交往与幼儿发展 | 第13-14页 |
| ·关于游戏与儿童发展 | 第14-15页 |
| ·关于游戏与同伴交往 | 第15-16页 |
| ·关于幼儿游戏中的玩伴选择 | 第16-17页 |
| ·关于研究课题的确定 | 第17-19页 |
| 第三章 研究方案 | 第19-27页 |
| ·幼儿园基本情况 | 第19页 |
| ·研究对象 | 第19页 |
| ·游戏类型选择 | 第19-21页 |
| ·认识角度 | 第19-20页 |
| ·社会性角度 | 第20页 |
| ·情绪性角度 | 第20页 |
| ·发展观角度 | 第20页 |
| ·主题角度 | 第20页 |
| ·综合理论角度 | 第20-21页 |
| ·择伴原因分类 | 第21-26页 |
| ·徐长宽分类 | 第21页 |
| ·塞孟尔分类 | 第21-22页 |
| ·鲁宾分类 | 第22页 |
| ·陈玲玲分类 | 第22-26页 |
| ·研究方法 | 第26-27页 |
| 第四章 实验研究 | 第27-52页 |
| ·不同游戏对儿童择伴对象、择伴性别及择伴年龄变化的研究 | 第27-47页 |
| ·实验研究结果的表示方法 | 第27-35页 |
| ·中班研究结果 | 第35-41页 |
| ·大班研究结果 | 第41-47页 |
| ·不同游戏儿童择伴原因变化研究 | 第47-50页 |
| ·实验结果的表示方法 | 第47页 |
| ·儿童原择伴原因分布表 | 第47-48页 |
| ·不同游戏中中班儿童择伴原因研究结果 | 第48-49页 |
| ·不同游戏中大班儿童择伴原因研究结果 | 第49-50页 |
| ·不同游戏中混龄儿童择伴的研究 | 第50-52页 |
| ·游戏类型 | 第50页 |
| ·参加人次数 | 第50页 |
| ·混龄择伴人次数 | 第50-51页 |
| ·不同游戏混龄择伴对象变化 | 第51页 |
| ·不同游戏混龄择伴原因变化 | 第51-52页 |
| 第五章 研究结果分析 | 第52-69页 |
| ·儿童原择伴情况分析 | 第52-56页 |
| ·受欢迎儿童和被冷落儿童人数 | 第52页 |
| ·择伴性别分布 | 第52-53页 |
| ·择伴年龄分布 | 第53页 |
| ·择伴原因分布 | 第53-54页 |
| ·择伴对象与所在小组的关系 | 第54-56页 |
| ·不同游戏择伴对象改变情况分析 | 第56-57页 |
| ·中班不同游戏择伴对象改变情况分析 | 第56页 |
| ·大班不同游戏择伴对象改变情况分析 | 第56-57页 |
| ·不同游戏择伴性别改变情况分析 | 第57-59页 |
| ·中班不同游戏择伴性别改变情况分析 | 第57-58页 |
| ·大班不同游戏择伴性别改变情况分析 | 第58-59页 |
| ·不同游戏择伴年龄差距变化情况分析 | 第59-60页 |
| ·中班不同游戏择伴年龄差距变化情况分析 | 第59页 |
| ·大班不同游戏择伴年龄差距变化情况分析 | 第59-60页 |
| ·不同游戏择伴原因变化情况分析 | 第60-62页 |
| ·中班不同游戏择伴原因变化情况分析 | 第60-61页 |
| ·大班不同游戏择伴原因变化情况分析 | 第61-62页 |
| ·不同游戏受欢迎儿童重复被择伴情况 | 第62-64页 |
| ·中班不同游戏受欢迎儿童重复被择伴次数统计 | 第62-63页 |
| ·大班不同游戏受欢迎儿童重复被择伴次数统计 | 第63-64页 |
| ·被冷落儿童不同游戏重复被拒绝择伴情况 | 第64-65页 |
| ·中班被冷落儿童不同游戏重复被拒绝择伴次数统计 | 第64页 |
| ·大班被冷落儿童不同游戏重复被拒绝择伴次数统计 | 第64-65页 |
| ·不同游戏对儿童固定玩伴的影响 | 第65-66页 |
| ·中班不同游戏对儿童固定玩伴的影响 | 第65-66页 |
| ·大班不同游戏对儿童固定玩伴的影响 | 第66页 |
| ·不同游戏中混龄择伴情况 | 第66-69页 |
| ·中班混龄择伴现象变化与同龄择伴变化比较 | 第66-67页 |
| ·大班混龄择伴现象变化与同龄择伴变化比较 | 第67页 |
| ·混龄中班择伴原因变化与同龄择伴变化比较 | 第67页 |
| ·混龄大班择伴原因变化与同龄择伴变化比较 | 第67-69页 |
| 第六章 研究结果讨论 | 第69-76页 |
| ·原择伴情况与特点 | 第69页 |
| ·游戏择伴与原择伴相比的主要变化 | 第69-70页 |
| ·游戏择伴与原择伴相比 | 第70-72页 |
| ·同龄择伴为主流 | 第70页 |
| ·同性择伴占主导地位 | 第70-71页 |
| ·“情感出发”为择伴主要原因 | 第71-72页 |
| ·择伴第二重要原因中、大班的表现不同 | 第72-76页 |
| ·第二重要原因类型 | 第72-74页 |
| ·中班与大班第二重要原因类型的变化比较 | 第74-75页 |
| ·小结 | 第75-76页 |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第76-78页 |
| ·结论 | 第76页 |
| ·建议 | 第76-78页 |
| 参考文献 | 第78-80页 |
| 致谢 | 第80-81页 |
| 附录 | 第81-87页 |
| 1 迎欢儿与冷落儿的人际交往特点 | 第81-87页 |
| ·中班男欢迎儿 | 第81-84页 |
| ·中班男冷落儿 | 第84页 |
| ·大班男欢迎儿 | 第84-85页 |
| ·大班男冷落儿 | 第85页 |
| ·男迎欢儿与男冷落儿的互存关系 | 第85-86页 |
| ·中班与大班女迎欢儿的比较 | 第86-87页 |
| ·小结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