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英文摘要 | 第8-10页 |
前言 | 第10-11页 |
第一部分 甘蓝型油菜萝卜胞质不育系(OguCMS)恢复材料Ad-6(F_5)小孢子发生过程中微管骨架的变化 | 第11-1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1-13页 |
·材料 | 第11页 |
·方法 | 第11-13页 |
·固定处理 | 第11-12页 |
·间接免疫荧光标记 | 第12-13页 |
2 观察结果 | 第13-14页 |
3 结果分析 | 第14-16页 |
第二部分 甘蓝型油菜OguCMS小孢子发生过程中微管骨架的变化 | 第16-21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6-17页 |
·材料 | 第16页 |
·方法 | 第16-17页 |
·固定处理 | 第16-17页 |
·间接免疫荧光标记 | 第17页 |
2 观察结果 | 第17-19页 |
3 讨论 | 第19-21页 |
第三部分 甘蓝型油菜萝卜胞质不育恢复材料测交F_5(TC_1)代小孢子发生过程中微管骨架的变化 | 第21-2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1-23页 |
·材料 | 第21-22页 |
·方法 | 第22-23页 |
·固定处理 | 第22-23页 |
·间接免疫荧光标记 | 第23页 |
2 观察结果 | 第23-25页 |
3 讨论 | 第25-27页 |
文献综述 植物微管研究进展 | 第27-43页 |
1 微管的结构 | 第27-30页 |
·基本结构 | 第27页 |
·微管组织中心 | 第27-28页 |
·微管蛋白的一级构 | 第28页 |
·微管的动力学模型 | 第28-30页 |
·微管的解聚组装模型 | 第28-29页 |
·微管的相互滑动学说 | 第29-30页 |
2 植物微管的特性 | 第30-31页 |
·植物微管的冷稳定性 | 第30页 |
·体内微管的动态性 | 第30-31页 |
3 植物微管的研究方法 | 第31-32页 |
·微管蛋白的分离纯化 | 第31页 |
·微管的观测方法 | 第31-32页 |
·电镜技术 | 第31-32页 |
·免疫荧光技术 | 第32页 |
·微管的特异性结合试剂 | 第32页 |
4 植物微管的功能 | 第32-38页 |
·植物微管在植物有丝分裂中的作用 | 第32页 |
·微管与细胞质流动的关系 | 第32-33页 |
·微管在参与细胞壁构建中的作用 | 第33-38页 |
·导管壁的加厚与微管排列的关系 | 第34页 |
·气孔保卫细胞的分化与微管的关系 | 第34-35页 |
·棉纤维的分化、发育与微管的关系 | 第35页 |
·烟草细胞伸长与微管的关系 | 第35-36页 |
·植物激素对微管和细胞壁构建的影响 | 第36-38页 |
·微管参与细胞壁构建的机理 | 第38页 |
5 微管蛋白的基因 | 第38-39页 |
·植物微管蛋白的多基因家族 | 第38页 |
·植物微管蛋白基因的保守 | 第38-39页 |
·植物微管蛋白基因的特异表达 | 第39页 |
6 植物微管组装过程中的调节 | 第39-43页 |
·转录后水平 | 第39-40页 |
·翻译后的修饰 | 第40-41页 |
·微管结合蛋白 | 第41页 |
·微管或微管结合蛋白的磷酸化 | 第41-42页 |
·GTP水解 | 第42-43页 |
·Ca~(2+)和钙调素CaM | 第43页 |
·细胞组分的作用 | 第43页 |
结束语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54页 |
图版 | 第54-58页 |
图版说明 | 第58-59页 |
在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