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刑法研究
导论 | 第1-9页 |
上篇: 环境刑法的一般理论 | 第9-40页 |
第一章、 环境问题与环境刑法 | 第9-19页 |
第一节、 环境问题透视 | 第9-12页 |
第二节、 刑法对环境问题的介入 | 第12-15页 |
第三节、 环境刑法的解读 | 第15-19页 |
第二章、 环境刑法的特性 | 第19-25页 |
第一节、 行政从属性 | 第19-21页 |
第二节、受控性 | 第21页 |
第三节、 专门性 | 第21-24页 |
第四节、 开放性 | 第24-25页 |
第三章、 环境刑法的根基 | 第25-34页 |
第一节、 环境刑法与经济发展 | 第26-28页 |
第二节、 环境刑法与科技进步 | 第28-30页 |
第三节、 环境刑法与权力调整 | 第30-32页 |
第四节、 环境刑法与环境权利 | 第32-34页 |
第四章、 环境刑法的重要原则 | 第34-40页 |
第一节、 及时性原则 | 第35-37页 |
第二节、 经济性原则 | 第37-40页 |
下篇: 环境刑法的实践 | 第40-63页 |
第五章、 环境保护发达国家的环境刑法 | 第40-44页 |
第一节、 环境刑事立法模式之比较 | 第40-42页 |
第二节、 环境刑事,立法内容之分析 | 第42-43页 |
第三节、 环境刑事诉讼制度之研究 | 第43-44页 |
第六章、 我国环境刑法完善的宏观思考 | 第44-52页 |
第一节、 我国环境刑法的立法观念 | 第45-49页 |
第二节、 我国环境刑法的立法界域 | 第49-51页 |
第三节、 我国环境刑法的立法模式 | 第51-52页 |
第七章、 我国环境刑法完善的具体操作 | 第52-63页 |
第一节、 环境犯罪的厘定 | 第53-57页 |
第二节、 刑事责任的调整 | 第57-60页 |
第三节、 诉讼程序的改造 | 第60-63页 |
参考文献(附后) | 第63-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