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移动通信论文

水下目标被动跟踪及自适应导引律研究

第一章 绪论第1-24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2-14页
 1.2 研究现状第14-18页
  1.2.1 概述第14-15页
  1.2.2 被动跟踪问题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15-17页
  1.2.3 鱼雷导引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17-18页
 1.3 问题的提出第18-20页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第20-22页
 FL1.1 附录第22-24页
第二章 水下目标被动跟踪的可观性第24-30页
 2.1 引言第24页
 2.2 被动跟踪问题的描述第24-26页
 2.3 系统的可观性分析第26-29页
  2.3.1 目标加速度定常情况下的可观性分析第26-28页
  2.3.2 目标加速度为一阶滞后情况下的可观性分析第28-29页
 2.4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三章 目标被动跟踪的卡尔曼滤波特性第30-49页
 3.1 引言第30页
 3.2 直角坐标系中卡尔曼滤波特性研究第30-39页
  3.2.1 滤波方程的数学描述第31-32页
  3.2.2 滤波器的特性分析第32-39页
 3.3 修正极坐标系中卡尔曼滤波特性研究第39-48页
  3.3.1 滤波器方程的推导第39-42页
  3.3.2 MPC下状态方程的解析解第42-44页
  3.3.3 MPC下滤波器的特性分析第44-48页
 3.4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四章 极坐标系下的水下目标被动跟踪方法第49-61页
 4.1 引言第49页
 4.2 问题的描述第49-52页
 4.3 自适应推广卡尔曼滤波算法第52-55页
  4.3.1 MPC滤波器方程第52-53页
  4.3.2 在线修正滤波器方程第53-55页
 4.4 仿真分析第55-60页
  4.4.1 仿真情况1—观测载体作螺旋曲线运动第57-58页
  4.4.2 仿真情况2—观测载体作圆弧曲线运动第58-60页
 4.5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五章 自适应协方差矩阵旋转变换卡尔曼滤波算法第61-71页
 5.1 引言第61页
 5.2 协方差矩阵旋转变换原理第61-63页
 5.3 协方差矩阵旋转变换卡尔曼滤波算法第63-67页
  5.3.1 协方差旋转变换公式第63-65页
  5.3.2 协方差旋转变换卡尔曼滤波算法第65-66页
  5.3.3 协方差矩阵变换的误差分析第66-67页
 5.4 协方差旋转变换卡尔曼滤波算法在水下目标跟踪中的应用第67-68页
 5.5 仿真研究第68-69页
 5.6 本章小结第69-71页
第六章 一种自适应两步滤波算法及其应用第71-89页
 6.1 引言第71页
 6.2 问题的描述第71-72页
 6.3 自适应两步滤波器第72-79页
 6.4 自适应两步滤波算法在水下目标跟踪中的应用第79-88页
  6.4.1 鱼雷运动模型第79-81页
  6.4.2 仿真研究第81-88页
 6.5 本章小结第88-89页
第七章 混合坐标下的自适应推广卡尔曼滤波算法第89-96页
 7.1 引言第89页
 7.2 问题的描述第89-90页
 7.3 混合坐标系下的滤波算法第90-94页
  7.3.1 直角坐标下跟踪系统模型第90页
  7.3.2 极坐标下跟踪系统模型第90-91页
  7.3.3 混合坐标下的滤波方程第91-94页
 7.4 仿真研究第94-95页
 7.5 本章小结第95-96页
第八章 被动方式下鱼雷的自适应变结构制导律设计第96-108页
 8.1 引言第96页
 8.2 滑动模态对干扰及参数摄动的不变性研究第96-99页
  8.2.1 系统受干扰情况第96-97页
  8.2.2 系统参数摄动情况第97-99页
 8.3 制导系统的数学描述第99-100页
 8.4 鱼雷自适应变结构制导律设计第100-104页
  8.4.1 系统的可观性研究第100-102页
  8.4.2 改进型比例导引律(APNG)及其修正第102-103页
  8.4.3 自适应变结构制导律设计第103-104页
 8.5 仿真分析第104-106页
 8.6 本章小结第106-108页
第九章 基于模糊逻辑的鱼雷自主式导引律第108-122页
 9.1 引言第108页
 9.2 基于模糊逻辑的方位与无干扰混合自主式导引方法第108-121页
  9.2.1 研究目的第108-109页
  9.2.2 基于模糊逻辑的方位与无干扰混合导引系统的结构图第109-110页
  9.2.3 基于模糊逻辑的方位与无干扰混合导引导引律设计第110-119页
  9.2.4 基于模糊逻辑的方位与无干扰混合导引导引律仿真第119-121页
 9.3 本章小结第121-122页
第十章 全文总结第122-124页
 10.1 结论第122-123页
 10.2 进一步的研究工作第123-124页
参考文献第124-132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参与的科研及获奖情况第132-134页
致谢第134页

论文共13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WebGIS—互联网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和实现
下一篇:面向神经计算的视觉信息处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