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研究现状分析 | 第10-12页 |
·中国古代典籍的认知隐喻研究概况 | 第10-11页 |
·《庄子》的认知隐喻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本文的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3页 |
·语料情况说明 | 第13-15页 |
·《庄子》版本、注本及真伪情况简介 | 第13-14页 |
·本文语料来源 | 第14-15页 |
·《庄子》生态自然观简述 | 第15-18页 |
第2章 《庄子》生态自然观的概念隐喻分析 | 第18-45页 |
·认知隐喻理论及概念隐喻理论概述 | 第18-21页 |
·概念隐喻及其运作机制 | 第18-20页 |
·概念隐喻的特点 | 第20页 |
·概念隐喻的分类 | 第20-21页 |
·《庄子》中与生态自然观相关的概念隐喻 | 第21-36页 |
·方位隐喻 | 第21-25页 |
·本体隐喻 | 第25-28页 |
·结构隐喻 | 第28-36页 |
·概念隐喻在《庄子》生态自然观建构中的作用 | 第36-45页 |
·方位隐喻与生态自然观 | 第36-37页 |
·本体隐喻、结构隐喻与生态自然观 | 第37-45页 |
第3章 《庄子》生态自然观隐喻的语句研究 | 第45-53页 |
·《庄子》生态自然观隐喻的句法形态 | 第45-51页 |
·显性隐喻 | 第46-48页 |
·隐性隐喻 | 第48-49页 |
·比喻的变式 | 第49-51页 |
·隐喻的语义结构成分与《庄子》生态自然观建构 | 第51-53页 |
·喻底与人和自然关系的解读 | 第51-52页 |
·喻体式隐喻与突显“自然”的特征 | 第52-53页 |
第4章 《庄子》生态自然观的语篇隐喻建构 | 第53-67页 |
·语篇隐喻 | 第53-54页 |
·隐喻的语篇建构功能 | 第53页 |
·隐喻的语篇建构工作机制 | 第53-54页 |
·语篇映射方式与《庄子》生态自然观的建构 | 第54-64页 |
·《庄子》生态自然观相关语篇中的主要映射方式 | 第55-62页 |
·《庄子》生态自然观相关语篇中的其它映射方式 | 第62-64页 |
·《庄子》生态自然观相关语篇中映射方式的总体特点及其作用 | 第64-67页 |
·《庄子》生态自然观相关语篇中映射方式的总体特点 | 第64-65页 |
·语篇隐喻的作用 | 第65-67页 |
结语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4页 |
附录 | 第74-9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