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0页 |
| ·研究动机与背景 | 第7-8页 |
| ·研究方法 | 第8页 |
| ·论文架构 | 第8-10页 |
| 第二章 实时Linux操作系统 | 第10-28页 |
| ·Linux操作系统 | 第10-18页 |
| ·Linux的特点 | 第11-13页 |
| ·用户模式(User Mode)和内核模式(Kernel Mode) | 第13页 |
| ·抢占式内核与非抢占式内核 | 第13-15页 |
| ·进程(Process) | 第15-16页 |
| ·进程(Process)与任务(Task) | 第16-17页 |
| ·模块(Module)和可加载内核模块(Loadable Kernel Model) | 第17-18页 |
| ·实时系统 | 第18-21页 |
| ·什么是实时系统 | 第18-19页 |
| ·开发实时操作系统的几种方法 | 第19页 |
| ·什么是实时Linux | 第19-20页 |
| ·Linux为什么不能作为实时操作系统 | 第20-21页 |
| ·几种主要的实时Linux操作系统 | 第21-28页 |
| ·RTLinux | 第21-22页 |
| ·RTAI Linux | 第22-23页 |
| ·KURT | 第23-25页 |
| ·RED-Linux | 第25-26页 |
| ·Linux/RK | 第26-27页 |
| ·为什么选择RTLinux | 第27-28页 |
| 第三章 RTLinux的实现原理 | 第28-46页 |
| ·中断仿真 | 第28-31页 |
| ·实时任务 | 第31-32页 |
| ·RTLinux的调度 | 第32-37页 |
| ·实时进程调度算法 | 第33-35页 |
| ·实时进程调度算法的正确性 | 第35-36页 |
| ·RTLinux的调度 | 第36-37页 |
| ·时钟 | 第37-39页 |
| ·任务之间的通讯 | 第39-41页 |
| ·遵循POSIX的RTLinux | 第41-43页 |
| ·RTLinux与Linux内核的比较 | 第43-46页 |
| 第四章 构造基于RTLinux的实时控制系统 | 第46-68页 |
| ·RTLinux实时应用设计的基本原则 | 第47-48页 |
| ·基于RTLinux的实时控制系统的设计 | 第48-68页 |
| ·软件规划 | 第48-50页 |
| ·代码实现 | 第50-68页 |
| ·实时任务(实时内核编程) | 第50-58页 |
| ·非实时部分 | 第58-59页 |
| ·实时与非实时的接口 | 第59-60页 |
| ·程序分析和程序流程 | 第60-68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8-70页 |
| 致谢 | 第70-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