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绿化规划论文

城市绿地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研究——以哈尔滨市为例

中文摘要第1-5页
英文摘要第5-9页
前言第9-10页
1 国内外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第10-16页
   ·国外城市森林研究现状第10-13页
     ·国外城市生态研究历程第10页
     ·国外城市森林研究内容、方法、问题及结论第10-13页
   ·国内城市绿地系统研究现状第13-15页
     ·国内城市绿地系统研究方向第13-14页
     ·国内城市绿地系统研究方法及手段第14页
     ·国内城市绿地系统研究所得结论第14-15页
   ·国内外城市绿地系统研究发展趋势第15页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5-16页
2 研究方法第16-23页
   ·GIS与RS技术在提取城市绿地结构及功能信息方面的应用第16-19页
     ·哈市绿色生态环境空间数据库的组建第16-17页
     ·航空像片绿地信息的提取与输出第17-18页
     ·热岛效应信息的提取与输出第18-19页
   ·景观生态学评价指标第19-20页
   ·绿地系统生态功能的测定第20-23页
     ·绿地状况第20-22页
     ·生态功能评价指标第22-23页
3 哈尔滨市绿地系统结构的分析与评价第23-39页
   ·本底概况第23-29页
     ·自然条件第23页
     ·社会条件第23页
     ·人口密度分布及行政区划第23页
     ·城市热岛效应第23-27页
     ·环境空气质量状况第27-29页
   ·绿色斑块分析第29-37页
     ·景观特征分析第29-31页
     ·绿地斑块面积与绿地率空间叠加及景观指数分析第31-34页
     ·景观种植结构分析第34-37页
   ·廊道分析第37-38页
     ·道路廊道现状分析第37页
     ·道路廊道绿化现状分析第37-38页
   ·哈尔滨市绿地系统结构评价第38-39页
4 哈尔滨市绿地系统生态功能的分析与评价第39-55页
   ·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第39-40页
     ·生态系统服务第39页
     ·界面生态学理论第39-40页
     ·边缘效应理论第40页
     ·生态场理论第40页
   ·绿地系统生态评价因子第40-41页
   ·片状绿地改善小环境的生态效益第41-46页
     ·片状绿地遮荫效应分析第41-42页
     ·片状绿地降温效应分析第42-44页
     ·片状绿地调节空气湿度分析第44-45页
     ·片状绿地释氧固碳效应分析第45-46页
   ·带状绿地改善小环境的生态效益第46-51页
     ·带状绿地遮荫效应分析第46-48页
     ·带状绿地降温效应分析第48-49页
     ·带状绿地调节空气湿度分析第49-50页
     ·带状绿地释氧固碳效应分析第50-51页
   ·城市绿地综合生态效应场的研究第51-53页
     ·城市绿地综合生态效应场的提出第51-52页
     ·绿地温度效应场水平梯度分布第52页
     ·绿地湿度效应场水平梯度分布第52页
     ·绿地CO_2效应场水平梯度分布第52页
     ·建筑物效应场第52-53页
   ·哈尔滨市绿地系统生态功能的评价第53-55页
     ·片状绿地生态功能的评价第54页
     ·带状绿地生态功能的评价第54-55页
     ·绿地综合生态效应场评价第55页
5 讨论与建议第55-57页
   ·讨论第55-56页
   ·建议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1页
致谢第61-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NAFTA与WTO规则的冲突与协调
下一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E-钙粘素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