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Preface) | 第1-14页 |
2. 材料与方法(Meterials & Methods) | 第14-20页 |
2.1 黄瓜雌雄花发育的观察 | 第14-15页 |
2.1.1 雄花发育的观察方法 | 第14-15页 |
2.1.2 雌花发育的观察方法 | 第15页 |
2.2 黄瓜花发育的生理学研究 | 第15-20页 |
2.2.1 内源激素测定 | 第16-18页 |
2.2.1.1 IAA和ABA的测定 | 第16-17页 |
2.2.1.2 GA_3的测定 | 第17页 |
2.2.1.3 细胞分裂素的测定 | 第17-18页 |
2.2.2 多胺测定 | 第18-19页 |
2.2.3 核酸测定 | 第19-20页 |
2.2.4 蛋白质测定 | 第20页 |
3. 结果与分析(Results & Analysis) | 第20-35页 |
3.1 雌、雄花发育进程的细胞学形态特征 | 第23页 |
3.2 雌、雄花发育的外部形态变化(14) | 第23-24页 |
3.3 雌、雄花不同发育时期内源激素含量和花的性别发育 | 第24-27页 |
3.3.1 GA_3含量与花的性别发育 | 第25-26页 |
3.3.2 TAA含量与花的性别发育 | 第26页 |
3.3.3 ZT含量与花的性别发育 | 第26页 |
3.3.4 ABA含量与花的性别发育 | 第26-27页 |
3.4 雌、雄花不同发育时期各激素比值的变化 | 第27-29页 |
3.5 雌、雄花不同发育时期内源多胺含量的变化 | 第29-32页 |
3.5.1 内源多胺总量(PAs)与花的性别发育 | 第29-30页 |
3.5.2 内源精胺(Spm)含量与花的性别发育 | 第30页 |
3.5.3 内源亚精胺(Spd)含量与花的性别发育 | 第30-31页 |
3.5.4 内源腐胺(Put)含量与花的性别发育 | 第31-32页 |
3.5.5 内源尸胺(Cad)含量与花的性别发育 | 第32页 |
3.6 雌、雄花不同发育时期核酸和蛋白质的变化 | 第32-35页 |
4. 讨论(Disscussion) | 第35-39页 |
5. 结论(Conclutions)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Literature Cited) | 第40-4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Articles) | 第47页 |